某种意义上来说,社群是未来商业的核心竞争力. 至少在基于社交的场景下.我们今天看到了很多变化.最根本的是消费习惯的变迁.例如70后和80后,他们从小的认知可能是,把钱花在刀刃上.购买一个商品,就是为了解决某种特定的生活需求.就拿喝咖啡这件事来说: 首先我有喝咖啡的习惯,其次是我经常熬夜,所以我买咖啡,可以起到提神的作用,但是.从新的消费场景来看,我们发现,咖啡不再是解决需求那么简单,不再是我需要喝咖啡来提神,而是我想要喝咖啡的问题... ...
90后甚至00后,他们代表的是未来,作为未来的消费主力,他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时代,消费是多维度的,购买商品,不再仅仅只是考虑生活需要,他们大多的消费是在自我表达上.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身份需求.
怎么去理解我需要和我想要的差别?
你有喝咖啡得习惯,喝完了,需要再买这是需要!... ...而想要则是咖啡加一本书. 这是对闲暇时光的享受.直白一点,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表现给别人看.很多时候,你是否愿意喝咖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欢这样的生活态度,把一杯咖啡和一本书放在一起拍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远比喝咖啡本身更有意义.
所以,过去我们做事情,我们会怎么思考?
我们会想,咖啡的核心卖点是什么? 提神! 好,那么在广告上就会突出这个核心卖点. 然后专门针对需要提神这群用户去投放广告.而现在是怎么玩得?
我们不仅要思考它的功能诉求,还要重点思考这个产品怎么样才能成为某种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 ? 例如,咖啡加商务谈判的生活场景,你就会马上想到什么? 是星巴克吗?
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成为某种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那么它将会是用户对自己生活态度表达的一种方式.
这种生活态度的表达,会吸引一群也同样向往这种生活的人. 所以,未来不再是你我他的差别.而是基于特定兴趣的标签来划分的人群.我是文字极客的, 我是某某一族等等... ...
分享会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
基于移动社交的属性,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交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信息的触达变得迅速.走到一个咖啡厅,点了一杯饮料,在饮料旁边放一台电脑,然后用手机把这个场景拍下来,发送到朋友圈,顺便写上一句话,这就是生活态度的最佳分享.这种分享的行为背后就是消费快感。 我们把它称之为拉仇恨,让好友们羡慕季度恨。因此,分享是获取的一种方式。它会变成所有人的常态!
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成为用户生活态度的表达方式,那么它就会被顺便分享出去。从而吸引到一群有着对共同态度向往的人群。
这些基于兴趣标签来划分的人群当汇聚到一定的程度,就是所谓的社群。
而这种个性化的分享行为变成一群人的行为时,就会形成一个特定范围的流行... ...那么它会吸引到更多的同类。所以在移动社交中,它是去中心化的,没有流量的概念。如果你玩微信得时间够长的话,你会发现,在微信里做微商的那群人,最郁闷的就是怎么找客户这个问题!因为在移动社交, 流行即是流量... ...你怎么样让自己的产品变成某一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就会被用户当成表达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方式,当这种行为扩散到一群人的时候,就变成了... ...
一个圈子特定的流行!
在我们的社群,我观察了很久。我发现很多年轻人是比较单纯的。他们学习之后会愿意在自己的朋友圈撰写一段自己的学习感悟,而年龄比较大一点的人则很少会这么干!
他们会认为,在朋友圈撰写学习感悟,等于是变相的帮社群作宣传。
而年轻人则不介意,他们把课堂中学习到的一些重要的感悟发布到朋友圈之后,当他的朋友看到,就会给他点个赞,甚至留言说:几日不见,你的思想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有深度?
然后,他就会在内心里感觉很爽! 这就是消费快感... ...
他写感悟,与社群无关,与自己的消费有关,这就是70后和部分80后无法理解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感悟,社群有很多的用户,确实也是被他们吸引来的。所以,我们几乎没有做什么推广,就很轻松的把规模做到了3000多人。
我并没有要求学员把微信名字改成特定的格式,但是会有很多成员会自发的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文字极客)这四个字。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 社群的理念,他们比较认可,甚至觉得,这就是他们自己的生活态度,价值观。所以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写上这个标签,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表达... ...
这个时代很开放,特别是年轻人。 他们相对比较阔达,愿意接纳各种各样的亚文化。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 我装B,但是同时也允许别人装B。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90后很有个性,很多时候在长辈看来甚至是偏激。但是他们同时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接纳,也就是允许别人的不同。所以,我们不仅要让产品成为某种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还需要思考一种理念。
也就是你的产品或企业的生存哲学。
理念会让一个产品变得更有温度... ...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就拿自己的社群来谈一谈。
社群是一种什么现象? 我认为,它其实就是一群迷茫的人聚在一起抱团取暖。
移动社交的出现,不管是对于传统企业还是草根创业者,都很迷茫,我们都不知道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玩好这个东西,融入这种新的环境。
正因为我们都迷茫,所以大家都是生理反应式的寻找同类,然后聚在一起相互学习。
在这里,有前行者,也有同行者。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听闻到一些关于商业的事情,同时也可以从他们分享出来的信息中去验证一些自己内心的想法,这一切,都是帮助我们更多维度快速了解这个陌生世界的方式。今天在微信上,与营销学习相关的社群很多,但是像文字极客有这样规模的并不多,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把这个社群做到数万人的规模。
为什么要这么大的规模?
因为人多,可以消灭信息差,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了解到更全面的现象和信息。让更多的新手不会因为信息差而受骗。你知道,在微信,信息其实是相对比较封闭的。因为大家的社交结构就5000人。而信息来源主要就是依靠自己的社交圈。
社群的定位也很简单,它希望陪伴用户走完营销学习0-1的过程。
也就是不懂到懂。
事实上,社群内部有很多人学了课程,应用到自己的业务上,赚了不少钱。我接触比较长的一个学员,从零做到2000万(零售)。但是社群一直不拿这些学员赚钱的案例来做宣传。因为它不符合我们的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