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之行(四)
李现风
沙子坡学校的老师们特别好,临时帮我印发了导学案,我是最后一节上课,根据昨天的在沙子坡学校听课和了解班级的状况,看到我今天上课的班级平时并不用小组合作上课,而另外一个老师上课的班级昨天我正好在这个班级听课,知道另外一个班级平时基本上利用的是小组合作模式在上课,心里有心调换一下班级,但转念一想,一共就我们三个老师上课,一个是我来自铜仁学院附属中学,一个是印江县城二中的老师,最后一个是沙子坡中学的老师。无论是从来自的区域还是教书的教龄来讲,我都不好意思挑选班级上课,几秒钟闪过的念头马上被我自己给否定了。
课前两步曲去进行完之后,我和班级内的孩子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紧接着我们进入了上课的环节。
我问孩子们:“喜欢玩吗?”
孩子们说:“喜欢。”
我说:“不瞒大家说,我也特别喜欢玩。”
我观察到孩子们脸上露出惊讶和喜悦的表情。
“我观察,今天这节课我们的校长和你们的校长都不在,那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玩一把,怎么样?”我故意夸张地讲到。
孩子们激动地说:“好,太好了。”
“今天我们各组进行比赛,那一个组获胜是有奖品的哟!”我诱惑孩子们地说。
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我们顺利地进行了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整节课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的强,上课小组的合作能力、回答问题、以及思考的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之中。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班级内的孩子们课前的提问都是不用举手,直接抢答的,但接受过我平时的培训的,这个班级内的孩子们,第一次无培训的抢答,却做得如此的好。
下课了,已经快十二点了,听课老师们整齐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没动,完全没有听了一个上午的课疲倦而要走的意思。我心里明白,听课的老师和孩子们一样,是在期待本节课前我给孩子们的承诺:为评出优胜的组发奖品,可能大家更期待这个奖品的“谜底”吧!
我随即问孩子们:“大家认为今天哪一个组表现的最好呢?”
孩子们这一会儿热闹了,不停地有孩子们举手说:“我们组,”“我们组”……。
我回答说:“说自己组表现好的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我喜欢。但是我要发自内心地说一下我今天的感受,我今天感觉我们每一个组都特别的棒,所以今天每一个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受到奖励。”
孩子们一听全部高兴了。
我紧接着又问:“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奖品呢?”
“棒棒糖?”有些孩子们猜道。
我说:“这个奖品没意思。”
孩子们继续猜:“笔记本?”
我说:“太俗了。”
还有一个孩子说:“钱”。
我故意皱着眉头说:“我是发那么‘俗气’奖品的一个老师吗?”
所有的听课老师和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但是,我今天的奖品要求每一个人必须领到手里,不领到手的不许走啊!”我故作一点发怒的状态说。
孩子们一下又兴奋了,说:“放心吧!”
我马上打开课件的最后一页,以两三秒的速度教会了孩子们两位数乘十一的速算方法,并且马上进行了验证,孩子们接受的也相当的快。
下课后,孩子们带着领到手的“奖品”,一边走一边不断地和我告别:“老师好”,“老师再见”……。就这样我们愉快地结束了今天的这一节课。
后来我给我们教育局的张主任汇报这一节课的时候说到奖品的时候,张主任回复我的就是,这个奖品奖的是“智慧”,是最高级别的奖品,应该继续发扬。
三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第三点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只有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师道尊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学生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放松的环境地中,消除了心理戒备,才能敢说敢做,思维的火花才能蹦发出来。
在课堂上只有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必须创设情景。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性语言,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围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
传统教学“一张嘴巴,一只粉笔;三十五分钟讲到尾,最后留点时间写作业”,教师一人在唱主角津津有味,当观众的学生却索然无味。新课标中指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只有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讲台让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讨论权利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适时的请学生来当“小老师”,学生学起知识来才有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
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
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一节高效的课,不仅需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应是风,一缕春风;学生是水,一池春水;风吹水起。在素质教育的天地间,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激越的浪花,翻卷起一幅幅壮丽的美景,教师要驾驭好这股“风”,既不能“无风不起浪”,让课堂死水一潭,又不能“狂风大作”,让课堂失控。
临时设计了一下课前互动,一路出发又再次来到了沙子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