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清欢

文/秦绪开

天地混沦,阴阳合气,气为五味,发为五色,彰为五声。味乃坤地涵化之本,万类灵孕,莫不以味为先。然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大言希声,《诗》亦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之言,所谓情到浓处反转薄,而味至浓处亦转淡,乃悟白灼素煮,虽淡乎清寡,却是大鲜至味。而人世过往、万载风云,洵为古今之至味;春花冬雪,山海风月,却是人间之清欢!

日照海城,岚山南踞,前通江浙,后连京冀,东瞻扶桑,西眺陆广,实南北之通衢、海陆之要逵。方舆虽狭,而有山海渔盐之利、板栗绿茶之香,物阜人赡,熙熙人间乐土。其鱼产海错,种类繁盛,素煮浓烹,皆味蕾之烈批、人间之至味。这浓浓香鲜的狂欢,如烂烂红尘中的饕餮盛宴,正华服盛装,烈烈铺演!且让世人沉醉。而我闻着咸腥的海风,独浸在海月的清静中,自为人间之乐。我独爱这方海隅的至浓而淡的咸腥,眸映这方山水的花开花落,而幽渺断续的禅院的钟声,似喁喁隐秘着某种不言而喻的启示……

卧佛禅寺的钟声,在晨曦中如阳光露闪,亦如飞羽停翥,在散澹的烟岚中随风隐显,如岁月空屑、三界飞花,一片迷离。山路两旁,松针穿露,随风滴碧,杂花献香,林樾舒鸟,一片淑气景明、春色漾漾……而阿掖山下的岚山小城,在人间四月的热烈中,早已是晨光散乱,车鸣马嘶,人声鼎沸,一片红尘烂烂,烟火嚣嚣,最是人间酽味、岁月浓笔!而我,踩着这脉人间烟火,一路向上……

山顶西北落,有新建卧佛禅寺,寺南北向,黄墙红瓦,翘檐飞脊,爬山梯次北上,亦人间清静地。殿前一坦阔广场,两尊石象对首甩鼻,逞威回护。入寺必降一袭陡阶高砌,似有深意,若喻人欲接佛慧,必降心平志、心眼俱收,不然心高气浮,足登高岸,则难见真佛禅心。寺东有先建禅房,青砖灰墙而门扃禁锁。两寺间一高墙长垣,灰颓横卧,佛法无边无限,而人间高墙危垣亦立此清静法地,乃叹烟火至味,亦能熏燎山野!青山兀兀,天不含语,人心广世,何有净土?山原有卧佛古寺,唐代建,后几经损毁,清康熙年间重建,后又于“文革”中被毁。卧佛寺为古代名刹,清代宋琬有诗:“僧房山鸟栖,松际孤烟凝。薄暮投石床,阑干醉复平。”据传尉迟敬德曾在此屯兵,薛礼征高丽亦过此寺,足见当时盛况。而今惟见青山寂寂,风过松顶,野鸟空号,荒草落落,古寺盛景,早已鸿飞渺渺、难觅踪影了,令人大有千年一瞬、万载空落之感!而此新建卧佛寺前墙上的“三界空花”四字,大能应时应景,不免令人大叹佛法禅意的幽深玄秘了。清风无香,孤松不语,望着这安然憩卧的禅寺,不禁心虔合什,稽首向心,顿觉山脚下的繁盛与人世烟火的稠密浓酎,已慢慢洇淡成佛祖手中的一捻清香,袅袅于我的心眼两处了……

山脚下百味浸渍的烟火,泛着盐腥的世俗之林,繁茂成一片甚嚣尘上、滥滥风情。而山顶却冷翠偶闪,荒草尘落,一片人间清寂。三界无实,譬如空花,一山两境,却是人间世真。前行至观云寺旧址,满目青石累累,荒草奋芽,余皆荡荡无所见,惟忍冬藤交,蓬蓬绿起,金银花开始白继黄,兼金、土两气,为清热解毒要药。凡物之生,要皆有因。观云寺虽毁颓,然繁盛日久,佛法氤氲,此地山髓石脉,早已暗含佛意禅真,故能滋盛金银花藤,清凉此一方山隅,亦能临示佛法真如,清凉人间欲毒。海风东来,俯首遥看,卧佛禅寺红瓦依稀,烟岚缥缈,返心谛听,似有佛影幢幢、梵呗声声。卧佛寺时称下寺,相传寺内有两株怀抱三子银杏树,皆合抱之木,高能参天,然皆空翠无子,颇合“三界空花”之喻。春秋忽代,树叶青翠金黄迭运,实导夫春华秋实,此两树又似以此山色为实,以人间世事为子,佛慧大千,缘不空度,此山实鉴之。观云寺称上寺,卧佛寺称下寺,今一枯一荣,今昔对比,良可叹也。忽海风荡荡,咸腥侵鼻,观云寺址忍冬藤盛,萋萋繁蔓,花香幽幽,自能清凉人世,对此遥天阔海、广寺绵山,实一脉天地之欢心、人世之清愉……

半枯半荣之喻,非惟人心,亦为实境。站在阿掖山顶,西北远眺,郁郁苍苍处,却是别样一番繁盛。人间以烟火酸甜为味,天地则以人间悲欢、山海广川、繁花密林为至味,以秋月冬雪、山寺净地为清欢。甲子山北,人间四月,桃花灼灼,万亩花香,蝶舞蜂忙,赤霞映丹,风华物语,自是尘香烂烂、人间稠味。不寻日,此山之阳,则槐花漫山,如雪似玉,甜香淌蜜,浸山流风。遥岑远目,碧叶绒绒,山谷隐林下,红墙碧瓦,高屋低楼,阳光散乱,参差烟火人家,亦自人间熙熙暖融处。而人间至味,红尘烈烈,亦自不厌其繁,五月阳骄,桃花早落,荼靡尚残,海风暖曛,沿着盐茶古道一路逶迤北向,点味山川地壤,漫漶栗林。北垛山北,栗叶涌碧,覆山盖坡,绒绒花序,莹莹珠露,腻蜂熏蝶,一派人间醉意、香乱人间画。自古此地硗薄,土贫水瘦,今对此盛景阜物,不免慨叹:“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天地不私贫我,亦不私贫此山水,而自为人间赡景、红尘至味……

人间有厚味,亦自有清凉。咸腥的海风能熏点人间厚味,而盐茶古道萦络的山南,山肌如玉,水清能养,乃岚山海隅的一方清供。茶为南方嘉木,虽逾江北移,然讶喜此方清凉净地、瑞气佳壤,故迁地为家,而以此乡为良。山腰以上,林木重荫,百花馥郁,山脚下则翠叶一碧,满眼清凉。茶田纹叠螺聚,阶次升降,碧浪连天,渐远成痕。茶芽初露,紫茎天心,一叶风动,万顷挥翠。远处巨峰水库波明澹澹,白鹭斜飞,山影涤黛,白鳞濯濯,菡萏叶碧,虽盛夏阳骄,茶风一过,便觉心境清凉、冷香浸腑。日照绿茶乃江北之最,巨峰绿茶又为日照之最,天香簪珠,一芽两叶,受水火炼体,颇具阴阳之象,实为此方山水灵气孕结。海风的咸腥厚点人间百味,孳孽五蕴欲毒,而此绿茶乃天地清灵钟毓,一片两片便能清凉一夏,三瓣四瓣亦能清供心神,一杯两杯则能清净人间、澡雪天地……尘世蒿艰,攘攘嚣嚣,唯此绿茶才能供一方清凉境、半缕清欢风吧……

绿茶的清凉沿着海风的路脉,应和着阿掖山观云寺遗址的金银花香,似是此方烟火中的一线清欢,奏一路繁华中的人间清醒。岚山城区规划的特色是:“山在城中,城围山转,绿树红瓦,碧海蓝天。”站在山顶环眺,此计果然。鸟瞰山下熙熙攘攘、红尘万丈,东望碧海蓝天,而不经意的海风徐来,却是俗世的安然味道。烟火红尘虽不免味厚咸腥,却正是这方小城的暖融舒心处。不禁低眉顺眼,慨叹人间自有留恋处,去去亦是安心所。与山下的热闹繁稠不同,山顶则颇为荒落,四下阒寂,唯有我的脚步声,如雨点落地、春雷发蒙,惊醒了漫山丛芽嫩蕾。人间已是四月繁华天,而山顶却清寂若此,始知古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句,洵为的语。路转峰开,眼前巉岩峭绝,忽见崖腰石凹处,一抹映山红花横兀,若一簇火苗,点燃了我眼中光,亦点燃了这满山的生机!望着荒落中的勃勃青芽,倏悟清绝淡到极致,便是厚味,而人间烟火百味处,亦自有清欢若此幽花清流,刮垢俗世的腻浊吧……

人间百味盐为首,海风咸腥,牵着阿掖山长长的手臂,在海州湾北部的海峡犄角处,向东延伸进海洋,想握住这人间百味、海上惊涛,而日月轮转,风云聚散,阿掖山却只握住了一掌沧桑。日月陨蚀,海浪盐损,它的指纹散乱,指节碎颓成一片乱石滩涂,而棱棱粗大的掌骨,却缩聚成一片低矮的锋刃危石,如一种最后的倔强,掌拒海浪咸腥的侵蚀,回护着身后这爿山水小城的安然与暖融。如果你来这座小城,在餍足海鲜的美味后,必得来此一趟,这里的那方海上碑,是阿掖山那只手掌的孑遗,它握住的咸涩的沧桑与凄凉无奈,是一声阢陧不安的心悸,在日月的代转与人间百味中,洇化成一声悠长又悠长的叹息。这声叹息将会在你心中起一片海,在你咋尽这片海洋的咸腥后,这声叹息将会化作一枚人生真谛的舍利,熠熠光闪,清凉你今后的余生而起一缕清欢至味……

明季社会,一如海上碑身后的大海,风云变幻、波谲云诡。崇祯皇帝的尚方宝剑的任意挥洒,斩断了袁崇焕的忠勇,逼反了洪承畴的踌躇蹀躞,也斩断了将士英勇无前的气概,更斩断了大明王朝三百年的气运。而当这把尚方宝剑握在苏京手中,在崇祯的刚愎自使下也只能徒唤奈何无力回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几年后他在闯王的牛车槛笼押解北上途中,头触夷齐碑,折牙一枚,鲜血被面时,李自成那道挥而未下的剑光,未斩断他的头颅,斩断的却是他心中千年以来无数士子自丰而固的那道气脉。人世无常,朝代更迭,而江山千古无异。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云台山依然蓊蓊郁郁,未因大明王朝的萎谢而有丝毫荒落凄凉。苏京与曾担任明御史的王燮,以及明总兵高进忠,上表清廷请求归顺。此时他的心情,是否便是海上碑上的那缕或隐或现无可奈何的咸涩呢?他题的“星河影动、撼雪喷云”虽敛心自重,然略显瞻顾犹疑,而早已是清廷少保的王铎所书的“万斛明珠、砥柱狂澜”却顾盼如意、收放由心,两人心境,不啻云壤。脚踩着祖辈功勋赢居、生养自己的故园小城,面对着狂涛汹涌、物是人非的无边大海,苏京的心中,究竟是五味杂陈、荣辱难言的吧……几年后,在祖父苏田英魂的冥冥召唤下,苏京远赴南闽,其间心境难知,却终于花萎实落,魂归无计。“多难余生在,浮名知己怜;陇头今夜月,似为故人圆。”多少年后,月明海静,阿掖山无悲无喜,静静打量着脚下的人间悲喜、凡尘百味,在海上碑咸涩斑驳的字迹上,是否停翥着一只啼血唾面、无家可归的灵魂呢……

海上碑组石横叠竖磊,天成直线分厘,苏京题“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上下两行,自右之左横行,王铎题“万斛明珠、砥柱狂澜”则分两石上下竖排。两人所题成一矩角,似在矩画天道人心、世事风云。然竖排者如单杆,似难支撑横叠的厚重心思,不免危坠。天道靡亲,人事无常,在苏京魂落南闽25年后,时任安东卫守备阎毓秀,卸任前来此挥别。阎乃山西榆次人,这位“任九载,地方安堵”,地方为立“去思碑”的武进士,“戆直廉静,不阿上官,不徇私情”,已是宦海沉浮,必早已尝尽人间百味,此次作别,心事绸缪,其意难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几千年道德礼治的浸染,必会令他心有戚戚,而人世飘蓬,一别难再期,他终于挥笔写下了“难为水”三字,字瘦峭有骨,手脚从容而有力,三字在下横题,终于托住了苏京心事重重的落款,也托住了颤颤巍巍、进退失据的世道人心、道统危坠……碑隐隐西南指,那只远落南闽,孤苦无依、啼血不安的灵魂,终于能泅游有因、魂归故里了……

人间悲欢,尘世百味,不过是大化流行的弹指流云。站在阿掖山顶环视,这脚下的岚山小城,在碧海蓝天、绿树红瓦的掩映下,安然憩然。我本尘芥凡心,总觉得人间百味,虽酸甜苦辣、浓稠淆乱,令人心颓,然至浓而淡,红尘中亦总有若许清欢,令人生清愉而欢喜有享,不禁嘘叹宽心,自为心意,便觉这散乱的烟火暖融处,亦是心之所安、魂之所归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185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52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5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3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87评论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87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0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17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7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7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76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00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