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了,2016年最后一天早上8时,我们在百家惠超市前一起出发,一起去领略那年代久远、让人无比向往的黔桂古道,一起去重温革命先辈淌过血的足迹,这既是健身的灵动踏步,更是洗涤心灵的上尚朝圣。
来了,如约而至的你来了,脚蹬登山鞋,肩挂双肩包,轻盈的脚步,灿烂的笑容。
自高中毕业后,已多年不见,但记忆深处的你,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岁月的刀锋在你的脸上刻下了深深印痕!但我记忆深处的你、当初的你,还是与当前的你非常吻合。你,一直在我心里。久盼的你,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重逢便是快乐,相聚便是幸福。你,对我来说是一直很重要!
来了,嘉,登、忠、谋、桥、丘、貌、沙、辉、森、玲、云、雯、民、芳、真,还有那头发斑白、德高望重的老班也来了,大家相聚在了百家惠超市前的小广场。
来,摆一个POSE,来,做一个拥抱!
同学的情谊,既纯洁,又醇厚,象一瓶老酒,年代越久越发出淡淡的幽香。
就让时间稍作停留,让我们叙叙旧,以抚慰别后对对方的丝丝挂念。
你我开怀畅谈,开心不已,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写在脸上,体现在颤栗的话语中。
天空湛蓝湛蓝的,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地上,天公作美,为即将出发的我们铺开一条金色大道,好让我们顺利完成一次特别之旅。
快乐出发
8时10分,五辆小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向目的地奔赴。
尾号550白色小车为指挥车,在前开路,后面的四台车依次跟进!一路向北,风驰电掣般地穿过洛阳、都川两个小镇,不需多时,我们来到贵州荔波境内。
由广西进入贵州地界,明显地感觉到山高了,路险了,道路由县道一下子变成了乡道,我们不得不减速。
来到一个三岔路前,指挥车停了下来,正踌躇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时,刚好遇到几个熟人,她们先认出了我们指挥车司机举哥,大声喊道:“哥,哥!”原来,她们与司机是亲戚关系。
真是天助我也!她们指明了道路,从左边进入古道,但现在前方在修路,此路不通,需要我们往回开三公里,然后从右边岔道进入。
掉转车头,指挥车交换,黑色321车为指挥车。一切行动听指挥!一路上,班长通过电话、微信下达指令,以确保车队有序地按照正确路线向前。
往回走三公里,果然出现一条岔道。这是一条村级公路,硬底化路面没铺多久,白色的水泥灰依稀可见。远远望去,这条公路就象一条白色的丝带挂在半山腰,纤细而柔长。
车子沿盘山公路蜿蜒前进,穿过密密的丛林。当爬过一座山坡以后,又顺着山势往下走,然后来到一处平地,突然之间豁然开朗,胜似世外桃源,一座掩映在绿树婆娑间的小村庄映入眼帘。
村碑上书“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村”,这就是传说中的板寨!近了,离古道很近了。内心不禁泛起一层涟漪。
前方走来一位老乡,我们停下车来,亲切地问道:“老表,古道怎么走?”老表很热情地说:“先往前走,然后往左边拐,山脚下就是了。”
风雨如晦红七军板寨会师纪念馆
车子离山脚下还有两公里时,路边竖立的一大块标志牌吸引了我们,原来是红七军板寨会师纪念馆到了。
早就听说,此处有一个革命纪念馆,今天终于可以亲临其境了。我们赶紧停下车来,带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这一革命胜地。
纪念馆是一座闭合式的小院落,坐北朝南,院门上书“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进得院内,左右厢房各一栋两层小楼,正面主楼是一栋三层小楼。小楼青砖绿瓦,与红色的板墙、立柱交相辉映,既古朴典雅,又有红色革命的寓义。
馆内陈列重点反映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组建过程,突出了“千里跃进黔桂边、百色红军在荔波”的主题。展馆装饰和厅内布置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追求庄重、简洁、大气、典雅的氛围,史料详尽真实。
担任我们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领导的老班,对这一段历史颇有研究,自觉地担当起解说员,同学们按照他的指引,一边聆听,一边移动脚步!
1929年12月11日,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亲自领导发动著名的百色起义,创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4月,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率领三千多将士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转战黔桂边区,并于1930年4月16日会师于板寨,由此拉开了红军队伍进军贵州的序幕。
英雄的红七军首次在贵州大地上高擎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旗帜,打响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官僚买办、地主豪坤的枪炮声,在黔桂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后,贵州高原革命斗争风起云涌!
我们在馆前合影留念,且留住这一动感的时刻。
离开纪念馆,还有一段路才到达古道出发点黎明关,我们又一次驱车向前,不稍一会,我们来到山脚下。山脚下一块平地,刚好作为停车场。我们下了车,拿出随身携带的东西,打起背包。上午11时30分,徒步向山上进发。
气吞山河黎明关
才步入第一层台阶,一尊雄伟的石门展现在我们面前,门柱远看象把扇子,近看却是两把背立的大刀,刀面斑驳琉璃,门楣上竖立着一把长矛,寓示着黎明关曾是刀光剑影的烽火之地。上联:要救亡中华民族不做奴隶空前团结悲歌起来驱黑暗,下联:为抗日万众一心冒敌炮火英勇保国吼声前进迎黎明,横批:“气壮山河”。
这就是古道的出发点,再往前走几百米就到了从贵州往广西方向步入的第一关——黎明关。
循着山路往上走的时候,路过一个个牌坊,抬眼望去:“雄关烧热铁血印,苍苔恨抹马蹄痕”,“抗战图存哪有军民之分,民族振兴定叫中华统一”,“恩铭出关红军遒关志为革命播火种,国军抗日百姓杀敌以身报国洒热泪”一句句石刻标语,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每一句都铿锵有力。默视一幅幅石刻标语,恍惚间,记忆之门訇然打开,我们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将士和人民群众合力抵御外敌,立马横枪、浴血奋战的情景如在眼前……
1944年秋,侵华日军为了打通湘、桂至越南的交通线,大举进攻长沙、衡阳,继而西进广西,先后攻陷了全州、桂林、柳州。接着部分兵力逼进贵州独山、荔波、三都、丹寨。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人民遭受空前浩劫的灾难。
11月25日,日军第3师团第34联队率部2000多人由广西思恩川山乡社村进犯黔边。11月25日夜,日军正面进攻荔波边关——黎明关。国军97军199师587团团长周国仲率部奋力阻击侵黔倭寇,在此关隘打响了贵州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黎明关之战,鏖战惨烈,喋血山谷。周国仲部投入1800人,加之二十军的出兵增援,奋力反击,击退日军连续多次的强行攻关,交战持续三天两夜,击毙日军200多人。
从11月25日至12月10日,日军曾两度攻占黎明关,又被两度被打回关外。日军12月1日攻占黎明关,随后进入板寨,驻扎板寨20余天,期间,逢人便杀,见房屋就烧,见妇女就奸淫,还到人们躲藏的山洞去掳掠劫杀。而这时,国民党军队抵抗不力,仓惶逃窜,节节败退;政府当局溃散,一盘散沙。各族人民忍无可忍,群众愤起,村自为战,人自为战,用土枪、土炮、梭镖、马刀、斧头等作为武器,与敌拼杀。
少数民族联合起来,利用游击战的方法对付敌人,与来犯的日寇进行了殊死斗争。日寇的侵略气焰受到沉重打击,节节后退,最后改变了原行动计划,仓皇逃出贵州。12月10日,从黎明关进犯之敌由原路返回全部退出荔波县境。
如今,这条记录当年红色辉煌历史的古道,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朝圣。这里每一处都会使我们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收获一种感动和震撼,体会一种气势和力量。
沿着古道登高峰
在经过革命的洗礼之后,我们步入第二关,逐渐向古道深处挺进。古道入口两三公里处,路较为宽阔,达1米2至1米5宽,而且相对平坦,但越往里面走,路面越来越窄,也越来越崎岖不平。
第二关之后,路面杂草丛生,藤藤蔓蔓,遮天蔽日,树林稍密的地方,阳光照不进来,一片荫凉。人由阳光普照之地突然进入荫凉之地,明显地感到巨大的温差。
古道两边参天大树,山峰耸立,而左右两座山之间相距只有几百米,以至于山脚地面受阳光普照的时间非常短,上午10时才看到阳光,下午4时太阳就早早下山了。
登柱着一根木棍,在前方开路,当老总的他,平日应酬很多,经常酒至半夜,醉眼惺松,不曾料到,林中的他健步如飞,让我们刮目相看。
忠穿着一双逞亮的皮鞋,却一步一个脚印,如履平地,看来这两位都是久经沙场老手,爬山对他们来说,太正常不过了。
森的脚前几日因为搬运油箱受伤,行动稍为迟缓,但还是坚持走完了全程,且没有落伍。
芳和雯一幅小鸟依人的模样,我们很担心她俩能否跟上队伍,但她们一步不落地跟着我们走过了一处又一处险境。
玲是个细心人,举着自拍杆,用手机给我们留下多个美丽的倩影。她抓拍的主角画面,从不刻意,从不矫揉造作,当然,很多时候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拍的。
由黎明关向广西环江的下寨出发,地势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除了前一小部分有两处爬高以外,后大半部分都是下坡。
尽管如此,第二个爬高路段,还是让我们费了很多力气。此处地势陡峭,路窄,由山底向山顶上进发,虽不需手脚并用,但也要向前倾斜上半身,而且眼睛要紧盯路面,如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踩空,跌入乱石山洞中。
身强力壮的男同学在前开路,在后面收尾,并自觉给女同学背起行李,让女同学手脚得到解放,不让一个女同学掉队。
每到一处关口,总会看到用石块垒起的城墙,经过岁月的陶洗,有些城墙已经呈半倒塌状态,但仍然给人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古道在崇山竣岭之间往前延伸,一路上怪石突兀,老树横亘,苍藤悬空,绿茵满地。不禁追问,当年马蹄踏踏,轮声依哑,铃儿叮当,涧中流水,花香弥漫,商旅之行,得无乐乎?
在林中一处开阔地休息时,有一处泉水,清彻见底。细心的登竟然在水里发现了一个生物,一只树蛙幼体在水里游动。登用双方捧起它,它在宽大的掌心自由摆尾!这让大家惊喜不已,不禁感叹: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水乃生命之源。
辉的幽默不减当年,连着给我们讲了两个笑话。他一本正经的模样,讲笑话时,别人笑,他不笑。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笑的前仰后合。1992年8月,当时我们正在学校补课,同学们在老班的指导下,自行组织举办了一台晚会。辉有个节目,他拿出一个鸡蛋和一个啤酒瓶,向同学们宣称,他有特异功能,可以瞬间把鸡蛋拍入瓶口中。音乐响起,同学们全神贯注,看他是如何完成这一惊人壮举的。只见他把右手高高抬起,故弄玄虚一般之后,他掌心向下,大喊一声,用力拍在鸡蛋上。只听“啪”的一声,蛋清蛋黄四溅,洒了他一脸!同学们轰然大笑!
据说,大学毕业之后,辉回到县二高任教,发现暗恋已久的女同学莹在另一所中学教书。有一天,他找到莹,大胆向她表露了心迹,“我们俩都不小了,你看看你,没有一个男人追,不如嫁给我算了!”
这话说的让莹又气又好笑!
最终,他俩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我们班还有一对也修成了正果,那就是嘉和妮。他们象是地下工作者,在高中几年没有让人看出任何迹象。如今,他俩的小孩都好大了。
今天嘉来了,妮没有来!但她在微信给我们发来浓浓的祝福。
还有几位同学也在群里表示关切之情,宗如是说:“美女猛男们,户外活动快乐!”
一马平川入八桂大地
过了第四关之后,即第二个高地以后,进入广西地界。我们开始下坡,由于地势陡峭,加上惯性的作用,总感觉有一股力量从背后推着人往前走,所以我们要控制好步速,平衡好身体重心,否则随时有可能冲下山去的危险。这段路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不平,且弯道较多,所以就出现了只闻声音,不见人影的景象,相隔几十米的两个人互相看不到对方,却听得到对方的声音。
如此行走约摸着过了三公里,我们进入山中的腹地,这里一马平川,别有洞天。
那被平整过的土地上长满了萋萋野草,可以断定,就在几年前,这一片还是老百姓种玉米等农作物的土地,只是后来自然保护区受到严格管制,不让当地老百姓进来种地,这片土地才变得荒芜起来。
走着,走着,前面茂密的林中突然发出沙沙的响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我们一下子不知所措,不由得紧张驻足,宁神注目。
似人形,是猛兽?看不清楚,会不会是我们遭遇劫匪了?到底是何方神圣?
“蹲下!”班长下令。顿时,我们悉数蹲下。伸着脖子向着那发出声音的林中瞄去。
只见两米多高的蒿草向两边纷纷散开,显然,来的是庞然大物,它在林中开辟了一条小道。
“怪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正不知所措间,突然,一头大水牛冲到我们跟前,它的后面还跟着五头水牛。
当水牛与我们相对时,它们也楞了下,然后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们。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它们缺少心理准备,也许,它们很久没看到人类了。
告别了水牛,我们继续向前走,不多久,来到第六关。竖在路边的地图显示(第三、四、五关没有标志牌),我们的行程已过了一大半。我们预计,不用两个小时就可以走完全程。
学者老班细心地研究地图,似乎要找出蛛丝马迹。之后,向我们介绍贵州与广西地界划分的渊源与变迁。
时间尚早,还差10分才到下午3点。刚才埋头赶路的我们,担心在天黑之前到不了终点,错过了很多风景。现在可好了,可以放松了。于是班长下令,稍作休整。
同学们放下背包,各自拿出随身携带的食物,有棕子、面包、水果、木薯、牛肉干、萝卜,还有从部队寄来的单兵自热食品,互相分享。早就肌肠辘辘,正好可以来个风卷残云,同时也可以减少随身携带物品的重量,好让我们轻装前进。
打开单兵自热食品,注水,加热,等待,分食,品味,不亦乐乎。
真从家里带来自种的木薯,纯正的绿色食品,不施加任何肥料。真高中毕业之后回乡务农,白手起家,前几年租别人的地,种了几百亩甘蔗,成为种植大户。这两年又种起了柑桔,丰收在望。她还是村里的干部,带着父老乡亲走上致富之路。
谋为大家的食品忙前忙后。为了与大家徒步旅行,他临时调整了工作时间,30日从广东佛山驾车赶回县城。
沙今天贡献了一台车,还请了他的一个朋友给我们义务当司机。
丘的歌星风采延续着不老的传说,他即兴为我们清唱了罗大佑的《恋曲1990》。
摄影师老班,拿起他的相机,让我们排好队形,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忠曾经去过非洲和中东一些国家援建,前后长达五年时间,现在是南宁一家对外援建公司的中层领导。桥开了他的玩笑:“同学们,我们要对非洲兄弟好一些,尤其是安哥拉的儿童,他们当中一些人的外公就是我们同学忠!”
“哇!这么厉害!”同学们用异样的眼睛看着忠,忠洋洋自得的笑了笑!
云淡了,风轻了!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晒在大地上,让人全身心舒坦。
四周的山体,万木葱茏,万籁俱寂,幽静而空旷。
躺下来,听着脚下潺潺的地下水流动的声音,和啄木鸟笃笃敲打木头的声音,仿佛进入人间仙境。
大自然,你是如此的巧夺天工,你是如此的美仑美奂,令人徜徉其中,流恋忘返!
顺势而下到终点
一马平川至第七关,地势又呈下降趋势,不过坡度不大,古道又恢复了初始的原貌,路面变宽,石块明显增多。
登一直在前开路,不堪落后的辉和他较上了劲,两人迈开步伐,争先恐后,不稍一会,就在我们视野中消失了。
记忆中经过两座单拱石桥,一条湍急的小溪在桥下紧张流过。岁月流逝,镂刻得十分精美用作护栏的石块已经散落一旁,砌桥石块间的缝隙不再是严密无间,建桥时的功德碑也无从寻觅。但看到这两座小桥,耳边仍然响起马蹄踏过的声音。
第七关至第八关之间,或有小桥间以道上,成片荒芜的田地杂在其中,不时之间还可聆听到地下某处传来的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响和那荡漾山中林间的声声鸟呜,凉风送爽,绿荫当头,令人心胸既寂,烦恼全消。
还差一公里到第八关时,手机突然有了信息提示的声音,“有信号了!”看来,离终点已不远了。
拿起手机,一长串的信息跃入眼帘,班微信群里,多位没能和我们一起走古道的同学,在群里发布一些祝福的话语。他们的心和我们是相通的,时时刻刻在关注我们的行程。
第八关保存的最完好,是典型的古城门,用石头垒起的石墙高达10米,墙体被爬山虎的枝枝蔓蔓裹住,虽经过岁月风霜的洗礼,但城门还是很坚固。
来到第八关,回家心情略显迫切,大家没作休整就下了山。
我们用了5个多小时,徒步了黎明关、洞巧关、木花关、洞滚关、上峒平关、甘哥关、伟火关、峒平关。全长22公里的古道蜿蜒穿行在黔桂边境的自然保护区中,沿途山泉淙淙,林木森森,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下得山来,首先穿过一片桑树林。显然,这儿离村庄不远了,出了桑树林,我们来到一棵大榕树前。树干粗而壮,估计四人合抱才能把它围成一圈。
我们在树下合影留念!你来过了,我来过了,他也来过了,且留住我们的倩影吧!
合影时少了两个同学,登和辉步速太快,已先行到达终点。
合影之后,我们继续向前。山脚下,一个又一个水塘依次排开。古道流下来的水被村民充分利用,他们开山凿石,围起一个个小鱼塘。这奔腾的山泉水,清洌而又甘甜,把鱼儿养育的又肥又美!
沿着水渠,我们进入一座小村庄,这是广西环江县下寨村。此刻已是下午五点多钟,村民大多在自家地里摘菜,准备晚餐。看到我们下山,很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
那绿油油的青菜,让人垂涎不已,我们的大内总管民,自己掏钱买了好几斤,当晚让我们大快朵颐。
来到村口一片空地,看到了我们的车辆,司机已提前在此等候。
此处便是古滨河漂流的终点,正值冬季,河水波澜不惊,我们无法想象,夏天它是什么样子。此处正在建设一个大型的酒店,以应对夏天峰涌而来的旅客。
5时40分,我们乘车返城。云在车上沉沉睡去,昨晚上她由于兴奋过度,整夜没有睡好觉。此刻,可以放心小睡一会了。
晚7时,我们回到县城,在登的公司门口,遇到伟、溥、宗、吉、丹、灵、妮等同学,他们向凯旋而归的我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7时20分,同学们入席,为艰辛、漫长、快乐、意义隽永的古道之旅而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