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总会让你穿不喜欢的毛衣和线裤,怕你冷,你无奈地穿上,心理却一直在“嘀咕”,长大后这个场景变成了一个段子-“你妈觉得你冷”。
产品经理某种意义上,就像“妈妈”的角色,可能也会做出不少“我是为你好”的决策或设计,对用户而言,反倒成了一种“伤害”。
案例:一个让人“看不懂”的报表是怎么产生的?
方案1:报表分列表跟详情页。
- 列表页:按列表形式显示所有余额假期类型,且每个假期类型只显示一个字段(即可用余额);
-
详情页:按发放记录形式,显示每一条假期来源,且每天记录有单独的状态、发放数量、已使用数量、剩余数量等;
方案2:用列表完整显示一个假期的所有相关余额,所有字段平铺显示。包含:当前可请总年假、当前可请工龄假、当前可请司龄假、当前可请调整年假(折算发放)、当前可请调整年假(不折算发放)、剩余总年假、剩余工龄年假、剩余司龄年假、剩余调整年假(折算发放)、剩余调整年假(不折算发放)、今年总年假、今年工龄年假、今年司龄年假、调整年假(折算发放)、调整年假(不折算发放)、总年假、总工龄年假、总司龄年假、已用年假、已过期年假、备注。
如果你是用户,哪个方案更容易看懂?
用户视角下,方案1明显优于方案2。产品经理虽能察觉,但有时受限于即时认知,可能未能即时识别出“愚蠢”设计,类似“被猪油蒙了心”的感觉,导致后知后觉。
为什么会这样?通常是受到三种“执念”影响:
产品经理的三种“执念”
第一种执念是”为用户好“。用户视角易于辨识体验优劣,身处其中则易感迷茫,甚至误以为“为用户好”。
比如方案2,你恨不得把所有信息全显示出来,避免用户对余额的明细和过程“有疑问”,殊不知却弄巧成拙。
- 按可用程度分为总年假、司龄年假、工龄年假、调整年假
- 按类型分为总年假余额、工龄年假余额等
- 按时间阶段分为今年总年假、剩余总年假等
- 按消费程度分为已用年假、已过期年假等
第二种执念是”为团队好“。你会从实现视角决策,确保产品逻辑通顺、可实现,保障项目落地,哪怕牺牲用户体验。
比如方案2设计时,你没办法解决用户修改年假余额的问题,迫于技术实现和工期原因,延伸出两个独立的余额字段:调整年假(折算发放)、调整年假(不折算发放),让用户进一步迷惘。
同时,当初节省工期导致后续客诉问题增加,最终得不偿失,节省的时间以问题的形式成倍返回。
第三种“执念”是认为“影响不大”。决策时,添加额外元素后,可能陷入思维怪圈,认为增加的字段不影响用户体验,用户可以忽略或不常访问该页面。
方法论: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产品经理期望在用户价值、商业价值和情绪成本间实现最大化决策。但基于“为用户好”、“为团队好”、“影响不大”的执念,有时可能做出损害用户的设计方案。
所以,我们提出一个方法论: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如果所提供的内容对用户无用,即构成对用户的伤害。
产品价值 = 用户价值 x 商业价值 - 情绪成本 x 2。当你通过无用设计在伤害用户价值时,实际就是在伤害你的产品价值,最终影响企业的商业价值。
比如你设计复杂的年假报表导致用户困惑,增加情绪成本,引发抱怨,寻求帮助,增加客诉,损害运营效率,降低商业价值,对产品价值造成双重伤害。
经验:如何有效运用此方法论?
首先,增加用户价值确认环节。当你设计原型完成后,增加一个用户价值确认环节。它可以分两轮:
- 第一轮:自我确认。在原型设计完毕后,间隔1天(目的是重置自嗨脑),代入用户视角,重新验证用户场景;
- 第二轮:外部确认。与用户分享原型,在不过度解释的情况下,观察反馈。如果用户配合度低(或成本高),可找内部业务部门同事确认。
第二,当用户价值与你的“执念”有冲突时,一定是产品方案有问题。你需要换个视角进行重新设计,一般有两个思路:
- 思路1:仔细研究竞品。可能初次设计方案时没看竞品,或“过眼不过脑”式看了一眼。
- 思路2:回归用户关键场景。可能初次设计方案时,你期望解决所有用户场景,但应聚焦真实常用场景,重新设计方案。
比如案例中的方案2,就属于不看竞品,也不聚集关键场景,导致产品方案有问题。
最后,请放弃“为用户好”、“为团队好”、“影响不大”的三大“执念”吧,任何无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对用户价值的伤害,就是对产品价值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