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会做事,也要会做人,同等重要。
2.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3.如果可以谈感情那就谈感情,否则还是谈利益吧。
4.世间没有完完全全的真,也没有完完全全的假,只是在真与假的博弈过程中谋求平衡。
本文结束,以下为讲故事时间,冬天,阳光晒起来暖暖的。
从上大学那会儿算起到现在已然七年有余,穷人家的孩子熟得早,却也熟得幼稚。第一次投简历是在高中毕业,惦记着三个月的假期找份兼职赚点钱,也当提前熟悉下社会,在肯德基填了张申请表便再没了下文,第一次兼职尝试就这样匆匆夭折,那个假期最终只剩下了游戏。到了大一寒假,找到份在重百当导购员的工作,为期一个月,收入记不清了,但是当我第一次换上工作服站在店里面的时候,浑身都不自在,恨不得找个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躲起来。我属于那种比较内向的人,可能偶尔出彩,但是大多时候还算沉默寡言,这时候要我在每个顾客走进店里的时候大声说“欢迎来到**耐克”,对我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有次遇见一个同学,整个人都变得僵硬,半天说不上话来。但是毕竟拿人钱财,熬过了开始的几天,终于慢慢放了下来,该做啥还是得做啥,一个月的时间虽然不能让我成为最好的导购员,但是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导购员还是可以的。大一下期又零零散散做了些兼职,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事,到了大二,在康师傅做了大半年活动,大公司的通病是不良竞争,或者叫派系斗争,甚至可能会延伸到小小的业务员,既然有人愿意聊,自己权当听故事呗,见人自然该说人话,见鬼自然该说鬼话。也是从那段时间开始吧,慢慢把自己称作老油条,对职场那些事儿再不感冒。后来走上技术的路子,不太需要和陌生人接触,呆的几家公司都算中小型公司,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凭着技术能力得到认可,并不太需要看谁脸色。
由于我是干技术的,技术工作很重要的事就是个人能力,不会做事的人对于团队来讲只会是减益Buff,花了大量时间立了许多苦劳,临近项目节点回过头来一堆Bug,然后救火队长上线,重新审需求,Review甚至Recode,由一个不拖工期的软件工程师不是好的工程师,变成了一群不拖工期的软件工程师不是好的工程师,下一个项目,继续循环。人确实都有学习的过程,存在经验积累,但是除了技术能力——硬实力以外,不可忽视的还有软实力,不会可以学,不懂可以教,但是每次都要有成长,可以教一次,可以教十次,但是不可能教百次,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的软实力只能稍加指点然后全凭自己。做成一件事后总结经验,每件事只是一个突破点,从这个点往周围辐散,才能积累出所谓的经验,我始终认为行事逻辑是想通的,不同的事依然存在关联点,而处理一件事最大收获不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找到这类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思维过程,问题分析过程这一类经验辐散开既适用于写程序,也适用于生活里边的事,这就是所谓的“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但是经验不可能无止境地高速积累下去,到一定阶段始终会慢下来,类似S曲线,不同时期收获不同,最开始会很慢,到了登堂入室的时候引爆加速度,经验急剧增长,到了临界点又会慢下来,整整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有次和前同事聊天,他认为程序员越老越好,直接反驳:程序员最好的状态是三年到十年经验的时候,有些经验积累,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但是年纪又不会太大,思维仍处于活跃状态,到了年纪大了的时候,确实经验更丰富,但是也容易局限于经验,思维精力也比不上年轻时候。
人始终是社会动物,免不了和其他人打交道,工作里很难独善其身,团队分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团队协作让团队收益最大化。绑定一个前提,团队分工存在不均匀,如果团队里每个人都没法干完自己的事,那就无从谈起,而本职工作外的协作一定存在精力溢出。今天我比较忙,项目里有件可有可无的事你帮我完成下,明天你遇到点困难,我替你看看,由于个人能力的不均匀和团队分工的不均匀,团队效率无法在僵化过程中达到最大化,而协作在这时候开始产生作用。然而人毕竟是情绪性动物,帮助总还是有些原因的,可能是你曾经帮过他,可能是你以后可能会帮到他,可能是你们关系比较好,可能是他曾经接受过别人帮助但是无法感谢帮过他的人所以以此传递下去,可能是他热衷于这件事,总之,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帮你,哪怕是无私奉献,哪怕是默默付出,哪怕是亲情友情爱情,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爱心,因为荣誉,因为快乐,因为爱,只是无法物化而已,因此显得高尚。别人愿意帮助我,值得我感激,但是每个人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也有自己的事,所以拒绝也是情有可原。善意不分大小,只有你接受的帮助才分大小,所以每一分善良都值得真诚以待。会做事,也要会做人,最重要的是让别人觉得舒服,让别人不舒服,他凭啥还要帮你,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形成双向连接,中国人所说的有来有回就是这样。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聊起北京之后的生活,毫不避讳的说我靠的就是那些朋友,也包括些不熟悉的人,甚至不认识的人,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知道生活会变成怎样,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怎样,有交集的人我真诚以待,没交集的只能把这份帮助传递下去。有次户外遇见个十八九岁的小男孩,路上闲着开始聊了起来,听到句很不舒服的话,“我在外面全靠自己,不会靠朋友”——沉默,后面聊过一两次删掉了微信。我会尽量避免寻求帮助,避免打搅别人,却不认为找别人帮忙是件可耻的事,不认为帮忙和能力有什么太大联系,但是也一定要让别人可以靠得住自己。写到这里,对那些帮过我以及愿意帮助我的人表示感谢,可能再无相逢,然而我当铭记,生活里我说得最多的一定是谢谢,希望你们能够听到,当然不只是说谢谢——一句谢谢毫无作用,但是我知道该怎么做,既然愿意帮我,应该也愿意相信我吧。
感情和利益既是矛盾,也有统一。“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不只是一句笑谈,把钱引申为利益,有时候为了感情就是需要牺牲利益。作个不太恰当的对比,感情类似风险投资,花费时间花费精力,损耗看得见的利益,以期获得收益,可能是回忆,可能是资源,可能是人脉,付出就像风险投资放进去的本金,可能亏得血本无归,但是也可能收获满满惊喜,人生嘛,不过就是一场赌局而已。《看见》里面有个故事,采访虐猫视频中相关的人,可能在普通人看来就是变态,把可爱的小动物活活踩死,但是有一段很发人深省的记录,问他为啥要干这件事,他说他也喜欢猫,但是他需要钱,很大的一笔钱,如果你家人生病最需要钱的时候给你一大笔钱,你会这样做么?一百万?不够就一千万?那一亿呢?所谓的无价只是无法想象的价码,所谓的无限只是无法想象的期限——所以给出最大的承诺不是永永远远,而是生而可期。当诱惑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而且确信唾手可得的时候,人性的挣扎很脆弱的,也没有完完全全的对错可言。职场里错综复杂的利益远没表面那么简单,感情和利益的抉择全在于自己如何分辨。不要全信别人为真,也不要全意别人为假,现实往往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真,重要的是真诚,在意自己在意的事,把有限的精力留给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