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嬴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从古至今,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一以贯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实干担当……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色,绵延至今,依然鲜明。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无不激荡着深沉的爱国主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这是党和人民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期许。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干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伟大时代迫切需要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每个人来说,也只有在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拼搏和奋斗中,才能赢得更多人生出彩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处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的陕西,以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大力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密集出台多项留人引人新规,调剂编制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向用人主体放权,以创新能力、实效和贡献为导向评价人才,一系列举措向全社会释放出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的强烈信号。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广大知识分子当坚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发挥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自身优势,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化为奋斗动力,让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人生定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