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了多少工资?”
“6200,你呢?”
“没你的多,你上月比我加班多些。”
……
前天走在马路上,听两位穿同一样工衣的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工资的事。
这种聊天,听起来让我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说亲切,因为前些年,我也曾和他们一样,是普通打工一族。每到月底发工资时,总难掩内心的喜悦,受好奇心驱使,总会和一帮要好的同事聊工资的事,有时甚至还会拿彼此的工资条比对比对。
那时的上班,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好好上班,多加点班多拿点加班费,到发工资时工资会高一些。
在这样的心里作用下,不管我在哪个厂上班,都会很拼地去做事,需额外加班时,也总是积极参与。
这样以来,工资是比一般的同事略高一点点。但,这样的代价也往往是比一般的同事在工作上会累一些。
在那时的观念里所认定的就是,打工就该想着多挣点钱,年纪轻轻的多吃点苦怕什么。
可在这样的观念下,一年、两年、三年……,却是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感到焦虑——每月那么一点死工资,一年又一年地熬下去,人生哪有什么前途可言?
在这样的焦虑下,我开始思寻别的营生门路,以求能有更好的发展。
之后里,我曾尝试过辞去工作,全日制上成人培训班学CAM工程,以求学成之后做CAM工程师。可遗憾的是,最终却是以失败告终。无奈,又只得返回工厂做普通员工。
在这之后,我人虽然在工厂打工,但我不再像之前那样一门心思扑在打工上。闲暇时,总是时常思寻,有什么好的营生门路是自己愿意去尝试的。
抱有这样的思考,又打了几年工下来,终于,我还是决定了辞去工作,利用手里的积蓄开了一家早餐店。
本以为的是,开有自己的店,人会较自由,搞好的话,会远比进厂收入要高。可实际却是我低估了开早餐店的辛苦——
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开始着手做包子、豆浆、粥等之类的早点,东忙忙西忙忙,时间还抓得比较紧也才能在六点半左右准备好。然后又是忙个不停地卖。
这一通操作下来,又加上起床太早没休息好,人真是累到不行。就这,到月底一合计,除除这开销、那开销,结余下来的也很是有限。
坚持三四个月下来,仍不见有什么好的改观。这让我明显意识到,这样下去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多少钱。且,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开早餐店的操劳真不是一般的年轻人所能够承受的;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几经思索,我最终还是决定把店面关掉。然后,又倒回了工厂打工的生活。不过,此时我仍认定的是:打工不是长久之计。
在这打工的途中,业余里,我除一如既往地看看书,写写随感外(一直都有这方面的喜好),仍是在不断思寻着自己今后的人生。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运气使然——
在2017年的2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支付宝里接触到了基金理财。在对其进行一番研究后,我决定用几千块钱浅水尝试尝试。
刚好那时金融市场的行情较好,我申购的基金,持有一段时间都会有较好的收益。见这样的状况,让我感到很是开心,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生财门路。同时,也让我对基金理财有了更大的兴趣。
从那以后,只要一有空闲,我不是读读书写些东西,就是在研究基金理财。
这一路下来,尤其在2020、2021这两年里,我每年靠投资基金的收益都比我每年总工资的2倍还要高。
因为有这样的收益底气,打那时起,我就有了辞去工作全职理财和自学写作的想法。但自卑于自己的学历低,虽有这样的想法却迟迟未敢行动。
只是,因为有明确的向往,我更是抓紧了业余时间去更深入地研究理财,去尽量多地读尽量多地写。以求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争取辞去工作后能顺利地把自由职业做起来。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和反复斟酌,终于在2022年的下半年,我辞去了工作,至此,真正开始了全职理财和写作的生活。
目前为止,我这所谓的自由职业已快两年了。
在这一年多里,因为每天都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研究理财,我也因之很是觉得自己在理财上更精通了。
只是,有点遗憾的是,过去一年多里,书,我确实是读了很多,写作上却是不够用功,以致到了现在,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是没有太大的提高。
为能更有成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今年初时,我已是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写作3000字(也即是每天都尽量多地去写)。争取在这一年里,能把自己的写作实力提高到一定程度——能在各小号顺利过稿,能过稿大号。
这样,待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时,我就能顺利地进展对自己这自由职业的下一步规划。
经过过去一年多对自己这自由职业的体验,我确定,这是我喜欢的职业,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也很有信心把其更好地发展下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但愿,一切皆如所愿。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