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提到成长,我想到了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它恰似人的成长过程。没有人会一直线性上升,过程当中总是要经历困惑和阻碍,甚至还有痛苦。成长不在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帆风顺,只有认清了这个现实,才可以慢慢学会面对、接受和处理各种生活际遇。毕竟,阵痛过后,成长才慢慢开始。
“7月20号结束了共读营的任务,与163位老铁一起深度阅读了吴军老师的《见识》,并且成功地进行了10天内容输出。除此之外,担任了7月15日的值日学委、参加了夜晚答题抢红花活动,为33位老铁的打卡文章做了简短点评,并且获得了7月11日的最佳勋章7月13日的优秀勋章。”
这是我在共读营的成绩单,可以用数字简单地量化并被大家直观地看到。它们是我在读书营的成长印记,点点滴滴都值得被记录。但是,成长仍不止于此。
一、荣誉都是争取来的
5月精读营的奖品清单里有一台kindle,是我心心念念想要的东西。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在精读营也没拿到名次,真的非常遗憾。所以,在这次给小麦连长的申请书里,我十分郑重地写下了“希望获奖”这一条。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能用去考北大清华的劲头努力学习,可能最后你没能如愿,但是也离你的目标不远了。《论语》中也有“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论述。所以,给自己一个目标,主动去争取,这一点是没错的。
既然确定了要去拿奖,下一步就考虑怎样去做。认真阅读管理组的细则之后,大家可以总结出四字得奖箴言——“多!拿!勋!章!”。事实上,这段时间正值单位业务繁忙,白天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要挤出时间看书、写文、录音、打卡。好多次,我回到家里吃完饭就立马坐在电脑前敲字,我妈还替我特别抱不平,说姑娘你太辛苦了,怎么每天都加班?!哈哈,可爱的妈妈想不到的是,我是为了得勋章才那么勤快!令我没想到得是,第一天就得到了最佳勋章,真的非常感谢一中队的点评员冰珊和点评组的成员。
除了读书勋章,我还瞄上了“点评达人”勋章。上次在精读营加入了点评组,足足过了一把点评员的瘾。每天在组内看大家激烈讨论,思维的火花被一点点碰撞出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于是,我制定了“十天点评”计划,每天至少评3篇老铁的文章,这样在结营时就可以很轻松的积累下30篇短评。尽管我不知道会不会得到这个勋章,但是我认真努力了,及时争取了,这本身就很了不起。难道不是吗?
二、“参与”是提升的不二法门
最初,我对读书营没有清晰的概念,以为就是大家一起看书,然后听大咖们讲课。但是,慢慢接触下来才知道,在读书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参与”。迄今为止,我参加过问早小分队声音组、剽悍演讲团、三次主题营,还做过几次小型主持。每一次参与,都能在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这次共读营当中,我最喜欢也是最想参与的活动有两个。一是担当值日学委。尽管我年纪不小了,但是对新鲜事物还总能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第一次看到“值日学委”这个新玩法时,就卯足了劲儿想去申请。当我担心申请不上的时候,小麦连长说:“你这么想上,一定可以的!”可见我那种渴望程度吧。值日学委的作用是带领大家深度拆解文章,把一个章节掰开了,揉碎了再拿出来,引导大家从细节处见真知。与之配合的是每日的抢小红花活动,那股热闹程度与每日颁奖相比都有过之无不及。
二是点评老铁的文章。精读营虽然担任了中队的点评员,但是每次只是筛选文章,并没有实际输出点评文字。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上次当个外行都能感受到点评的巨大力量,这次不亲自参与一下怎么能行?但是遗憾的是,当我想申请点评组的时候,发现报名已经严重超员,于是我只能“曲线救国”,做起了场外点评员。我用起了上次在点评组学到的方法,从结构、内容、构思、创新等几个角度分析文章。开始的几篇还非常在状态,但是越到后来,我发现自己的点评也越来越同质化。这可如何是好?竟然进入了瓶颈期!幸运的是,点评组的几位有趣又有料的成员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会,这场及时雨让我打开了思路,后续的点评过程中我不再拘泥,针对不同的文章总结出不同的评价方式。点评是一个非常利他的过程,就算是不去争取勋章,也非常值得去尝试。
三、打破怀疑的魔咒
如果说上面两点感受十分正能量,那这一条就画风突变了,因为听起来会有点沮丧。从年初到现在,越深入社群,越能发现能人存在,越能发现世界的精彩。但是,这些优秀的力量有时候并不能给我带来激励,相反,他们会让我陷入不安、焦虑和自我怀疑之中。
就像在公众号上会看到《张三先生30岁实现财务自由,而你还在吃土!》的文章一样,社群中的能人就是身边活生生的“张三先生”。有的人书画特别好,有的人运动一级棒,有的人写文章就是那么高质量,有的人每天早起一直坚持。所以,每次想到这些,再看看平凡的自己,总是心生不满。 尽管我也知道他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一切的成就都因为他们本身很自律,但是理性的分析过之后,往往还是陷入感性的泥潭。
写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问题所在。其实在读完《见识》之后,我自己找到了答案。所有的不安、焦虑和自我怀疑,都源自于我的那颗“玻璃心”。“有些人如果一开始处于顺境,就越发地有信心一路走下去,但是人很难永远拥有好运气,一旦遇到挫折,变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这句对玻璃心来源的直白论述,恰好印证了我的成长经历,所以我再回头看很多事情,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共读营,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尽管我第一天就获得“最佳勋章”,但是后面除了一次优秀之外,就再也没有得过勋章了。所以,这是不是很戏剧:开头很顺利,但是好运不长久呢?写到这里,我自己都不禁“扑哧”一笑,可能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宿命吧。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我已经识破了生活的这个小把戏,从今以后就扔掉玻璃心,大大方方地去羡慕别人,然后认认真真对照自己去努力。
读书营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尽管我有时候会远离它,但是却总被一些力量再慢慢往回吸引。这次的共读营告以段落,我又开始了新的期待:不知道下一次,还会有什么精彩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