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国学,背诗读经,不如熟读这5部经典小说

国学热了这么多年,随之而起的,就是各种读经、背诗的“运动”,风气之盛,已经从学龄儿童延伸到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身上,看着说话还奶声奶气的小不点,一本正经地背诵儒家经典和古典诗词,让人有些尴尬。

我旗帜鲜明地反对让孩子们生背这些东西,在他们的年龄,最需要的是故事,唯有故事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唯有故事才是喂养他们想象力的食物。

钱穆先生有过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他在给学生讲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说:“与其跟大家谈思想和哲学,不如跟学生多讲些文学更好。”喜欢一部小说,能同时喜欢两种人物,一个是作家,他的个性、爱好,他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都会影响读者;另一个是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写好这些人物,作家会刻画各种典型场景,我们想要了解的传统文化的内容都会融汇在这些场景中间。这样才能激发一个阅读者对某种文化特质的兴趣。

本期书单为大家推荐5部好读又有分量的小说,5个经得起每个人反复咀嚼的经典故事,相比于死记硬背经典和诗词,读这5部书能让我们和美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亲近。

01

《儒林外史》

第一部,当然是这期主推的“读者荐书046”《儒林外史》了,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和曹聚仁先生的故事有关。

曹聚仁先生非常赞同钱穆先生的观点,他本人也是一位身体力行者。曹聚仁身跨记者、作家、国学研究者,是一位真正的大师级人物。他那本著名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曹聚仁曾坦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来自于“读小说”。

曹聚仁说:真正引起我的兴趣,百读不厌的,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先先后后总读了一百多遍(一本正经地看)。

为了佐证自己的这条路并非邪门歪道,曹聚仁还说,他知道鲁迅和周作人两兄弟的知识也大多数是从杂学中来的。这确实是实话,如果有兴趣读民国一干国学大师的回忆录,我们会发现,他们虽然也早早进入私塾去读经,但真正引发他们对古代文化感兴趣的还是那些只能偷偷看的小说。

02

《红楼梦》

这个书单中,显然不能缺少《红楼梦》。

曹聚仁在谈影响自己兴趣爱好的小说时,也提到《红楼梦》,虽然没《儒林外史》读的次数多,《红楼梦》他也读了有70多遍。

如果说,熟读《儒林外史》能了解中国的传统科举制度,以及与科举制度相关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焦点比较明确,那么,《红楼梦》就是一扇真正能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窗户了。

与《儒林外史》相比,《红楼梦》是读书人的宠儿,很多人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投注在这部小说中,一提到《红楼梦》,就会跳出一大批超级粉丝。

作家茅盾有个惊人的本领,就是可以背诵整本的《红楼梦》;前文化部长王蒙提到《红楼梦》,也遏制不住自己的热情,他说:“其实《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谈《红楼梦》就是谈中国文化,《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所以,面对很多想让孩子多少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家长,与其推荐他们带孩子去读经,不如好好读一读《红楼梦》。

03

《西游记》

有人把陈寅恪先生称为“教授中的教授”“300年来中国最有学问的人”,这位真正的大学者提及自己心目中的“四大名著”时,首选的就是《西游记》。

与以上两部小说不同,《西游记》有一个巨大的读者群,就是正在读书的小朋友,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应该是传统“四大名著”中最深入人心的。凭借这种好人缘,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深入到故事场景中间去,了解真实的传统文化。

陈寅恪先生首选《西游记》,是借这本书从侧面点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中国文化有自己原创、原生的内容,但文化核心层中同样包含了大量外来的文化因素。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文化样本。

甚至有人认为,《西游记》的出现打破了小说与文化关系的困境,开辟出一条既为主流文化认可,又能保持其艺术本体的途径。

我们今天读《西游记》,会发现,它并不是一位作家一次性写成,而是经历了几代人积累而成的所谓“世代累积型巨著”。如此漫长的成书过程,使得这部小说吸纳了不同时代的思想内容,儒释道三教杂处、融合,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包容性。

这时,我们再看这部小说,原来我们读到的不是一本简单的神魔故事,而是融合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性再现。

04

《西厢记》

《西厢记》一样有很多粉丝,比较著名的一个粉丝竟然是理科背景的一位大学者江晓原。江晓原是科学史学者,参与过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他最喜欢读的一部传统名著就是《西厢记》。

普通人看《西厢记》,只当它是一部元杂剧,只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才会发现,这个故事里有唐传奇、唐诗、宋词和杂剧,甚至还有唐代历史的背景在其中。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手捧《西厢记》有多么痴迷。

《西厢记》和《西游记》有相似之处,也是数代人累积而成的名著,普通读者只看现在的成书,像江晓原这样的“西厢死忠粉”则是从“王西厢”读到“董西厢”,又收集《会真记》在内的各种资料,一路看下去,难以自拔。

对这部书,江晓原的评价很有代表性:“《西厢记》文辞高华优美,几乎登峰造极,这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非常独特的一个切入点。”

05

《聊斋志异》

还是曹聚仁,他读的次数第三多的小说就是《聊斋志异》,足足有四五十遍,而且,曹聚仁还竭力收集各种《聊斋志异》的版本。

在这5部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传统文化场景的著作中,《聊斋志异》算是最另类也最迷人的一部了。

学术界说《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偏偏要在不少篇章后面加上“异史氏云”,模仿史书的写法,存心要用神鬼的故事记录人间的悲喜。

我见过几位很牛的语文老师,见学生头疼文言文,便径直从《聊斋志异》中选出一些故事篇章,带孩子们在神鬼人狐之间穿梭,引得孩子们眼睛发亮,以前看不懂的古文,全部变得驯服温存了。

有人总结“聊斋”的好处,有这样几点:语言生动、雅洁、幽默、有趣,是学习古文的范本;故事追求意境,明明在读鬼怪小说,却有诗歌的美感;描摹鬼神,刻画人性,能像“聊斋”这样入门三分揭示人性的小说,确实不多;故事荒诞不经,却往往导入悲剧的审美之中。

背《诗经》《论语》,了解的是一个庙堂之上的传统中国,读唐诗宋词,想象的是一个唯美的传统中国,唯有《聊斋志异》这样的故事,才能把我们带入到传统中国文化的真实场景中去,让我们知道,历史中的中国是多么有趣、多么丰富、多么多情,同时,又是多么细腻,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热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194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058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780评论 0 34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88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3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6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0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79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2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9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05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70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6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3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61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9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72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异类》(Outliers)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一...
    成长的栗鼠阅读 311评论 0 1
  • 《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 今天朋友圈一个工作上的朋友发了1条很个性化...
    Micro宝阅读 616评论 0 1
  • 1002 A+B for Polynomials (25 分) This time, you are suppos...
    杨小码阅读 1,091评论 0 0
  • 最近一直在学习“断舍离”,写这个东西并不是推荐,也不是介绍,而是想说一下我自身的感受和理解,可能经过我的改造,和“...
    懵驼阿打阅读 235评论 0 1
  •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节,亦叫踏青节。今年清明时节的S城,春光明媚,绿...
    缄默不言S阅读 16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