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4 星期三 晴
口语交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真的很难。这不,昨天进行句子训练:我多想去 ( )看 ( ) 。结果很不乐观。
其实,这个句型是根据课文《我多想去看看》的内容进行的课外拓展。之前,学习课文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已经有了这样两个例句:1.我多想去北京看天安门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2.我多想去新疆看天山上洁白的雪莲。
然后,同桌之间按照这个句式说一说自己想去什么地方看什么。接着点人起来说一说。点人之前,我询问了一下刚才已经说完了的举手,大部分学生都把手举起来了。于是,我期待地问,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想去什么地方看什么,却见举手的霎时间减少了很多。我想了想,决定采用开火车的办法促使同学们说出来。
就这样,一列又一列火车开动了,半途熄火的也有,我发现大致有以下三个问题:
1.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确实很低,这和年龄有必然关系。因为农村的语言环境是方言,大家平时说话、交谈都是妥妥的方言。只在学校说普通话,也有的同学之间说方言的。所以,孩子们的启蒙语和言语环境导致了小部分人在课堂上难以把方言转化成普通话,也就不好意思开口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不能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正确快速的转换,也在情理之中。
要求家里人和孩子说普通话在我们农村是不现实的,一是因为稍微会些的爸爸妈妈出外打工了,爷爷奶奶年纪大的不会说。二是因为即使会那么一点点,也是非常不标准,错误频频,并且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对于孩子来说,反而不是好事。因此,我们只能要求学生在学校一定要说普通话,不管是课上课下,还是老师同学之间,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
2.一些学生胆子比较小,心里有想法却不敢说出来,生怕说错被人笑话。这类学生不善于表现自己,也比较没有自信。所以,平时要多给予他们锻炼表现的机会,逐渐增强自我表现意识。还要在课堂上对其表现进行评价,用表扬、鼓励和小奖励等激发表现欲。
3.最后一条最为头疼,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课外知识积累简直太少太少了,很多东西一问都不知。语文课文中会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方面的常识,以及生活常识。因为不知道,所以没有发言权。因此,只要涉及到这些课外的东西,班上就只有两三个孩子插得上话。于是,前一个同学说了什么,后一个也跟着说这个,接着就有换汤不换药的乱扯。
面对如此尴尬的情景,我只能感慨城乡差别。这个情况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善的,如同学习语文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没有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去获取这些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这些孩子自然就没有见识。
见识怎么来?一方面靠直接参与获得,另一方面从书籍和影视节目中获得。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依靠直接参与这种途径只是很小一部分家庭有,大多数家庭没有这个条件。而从阅读和影视中获取知识,反而成本更低,但这种途径却受到很大的局限:家长素质普遍不高,不少人缺乏阅读意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阅读指导。并且,电视节目的选择和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有些家长基本上是不管的。所以,孩子从电视中学到了什么,家长其实根本不大清楚,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很难有耐心陪着孩子看的。
我想,除了继续引导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以外,以后还应该推荐大家看一些益智类的少儿节目。记得上学期在班级群里布置收听喜马拉雅上的“小葫芦剧场”,坚持了三个多月,一些孩子挺感兴趣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家长不怎么配合,所以有些孩子实际上根本没有收听,当然就没有任何收获了。
我经常在班群里告诉大家,老师做任何一个决定的目的是什么,可就是有人仍然没有领会其中的苦心。对此,我也只能怒其不争了。这些举措都是基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无奈家长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咱也不能强迫是吧?毕竟你不付出,还指望自家孩子优秀吗?
做我想做的,做我能做的,最后变成我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