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我和老父亲又一次激烈冲突。起因有点莫名其妙。
记得那时已经放寒假了,马上要过年了。那天下着雨,天气很冷。在家打扫卫生的我突然接到我工作学校副校长的电话,说我老父亲在学校传达室等校长,要递交一张申请,关于他的一个同学的孙子想照顾上我们学校的申请。张副校长出于一片好意,是让我叫回父亲,天冷又下雨,怕老人家有个闪失。我却突然火大了,马上冲回父母家。
到爸妈家时,两位老人在包饺子。父母总是这样默默地无怨无悔地为我们做好所有的后勤,让我们儿女生活工作无忧,若是平时,我肯定会感觉岁月静好,可是此时的我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那股无名火,冲着老爸就是一阵猛然喷吐!气头上的我语无伦次:“你那同学捐给学校5000元,就想照顾个孩子读书?五万元还不见得可以进去读啊!简直是笑话!”“你那样去传达室等校长算什么?我们校长很势利的,如果他人在学校也不见得要见你!你让我去问不就可以了!”……
老爸边包饺子,边应答我,显然也是被我激怒了:“我觉得没有错!我同学作为一中的老校友,母校百年校庆,他作为一个打工者尽自己所能,捐献5000元聊表心意,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现在,他的孙子想上一中,我帮他问问校长,有什么错呢?我是我们届组的联络员啊!……”
父女俩就这样在语言上对峙,逐渐升级。在老妈的解围下,终于平息了。
坐到客厅喝茶,我心境渐渐平静下来。重新回顾刚才与父亲的那些对话,有了另一种理解。是啊,母校百年校庆,老爸那同学作为一名老校友,并不因为自己生活在农村靠当门卫赚取生活费用而自卑或抱怨,而是愿意拿出辛苦攒下的5000元作为礼物赠予母校,这样的举措实在是值得大大点赞。至于他的孙子想就读当地的名校,老人家想得到照顾,这样的愿望也是无可非议的。而我老爸作为他们届组的联络员,想帮他同学和学校领导之间牵线搭桥,这种热情也没有问题啊。那么,我心中的那股无名火哪里来的?
我静心觉察,终于发现了!!“罪魁祸首”是老爸写给校长的那张“申请说明书”!是的,看到那张熟悉的字迹、有黑有红的申请,我生气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继续问我的心。
我对老爸这样动不动写信的行为是反感的!原因是我觉得老爸的信对我是一种“语言暴力”。我小的时候,老爸在外地工作,那时没有电话,老爸与我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书信,老爸给我的所有书信都是谈学习、谈成绩;后来,我大学恋爱了,老爸就跟我谈家族渊源、谈家庭责任,不厌其烦,让人觉得没有半点温情,我经常看完很烦躁地揉皱。最让我伤心的是,大学临毕业时,老爸担心我不回家乡工作,信来得更勤了,语气更凌厉了,最凶的一次是告诉我,如果我毕业不回家乡工作,直接连人带行李跳到闽江就不用回去了,我当时哭得很伤心,泪水打湿了信。老爸的信都是用毛边纸写的,而且是竖行写的,如果有温度,我肯定会保留着,现在也是一种家风传承,可是,我一封没留,全部当成销毁……
这是我对老爸书信的不好记忆。当我转念,也就可以理解老父亲的一片苦心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加上大家庭的经济负担,我老爸只生我和妹妹两个女孩,家族中的同辈都是三四五个男孩,这对老父亲来说是无法言说的创伤。所以,他把我当成男孩一样要求用心培养,希望我成才又担心我飞了,就有了一系列看似荒唐的行为……
真正的成熟,是把一个人放到他的生长环境去理解他。我以前无法做到,因此对老爸的种种行为极为不满,甚至抵触抗争,深深地伤了老爸的心,也深深地伤了我自己的心。
那一次与老爸的激烈冲突之后,我冷静地觉察,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结束了长期以来与老爸的冲突模式。
后来有一次,老妈去妹妹家小住,我在家陪伴老父亲。那天中午,老爸又给我留了字条说,他去老人会值班了,午饭已经蒸好了。下班回家的我,看到那张字条,第一次没有生气,而是隐隐地升起一阵暖意。
是的,觉察即是疗愈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