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那问题来了,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呢?这就是我们读《1000个铁粉》的初衷。
《1000个铁粉》这本书的书名,源自《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K)的经典理论: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便足以养活自己。
在拥有铁杆粉丝之前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包含两个核心支柱,人品是个人品牌的内核;作品是个人品牌的核心武器。
移动互联网,无疑是我们出圈的杠杆。需求驱动、环境驱动、信任驱动这三者则是商业逻辑、顾客购买的底层逻辑。顾客认可我们的产品的前提往往是认可我们的价值观。
书中,作者提出了“4°铁粉模型”,分别是辨识度、专业度、链接度和价值度。在流量时代,如何抓住流量不翻车?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流量,还有流量背后的人与价值,这也是4°铁粉模型的核心思想所在。
公开表达:提升内心能量,获得指数级成长。
拼多多的黄铮,是一个通过公开表达获得成功的典型例子。还在读大学的黄铮,因发表了自己的技术文章,而这篇文章正好被网易CEO丁磊看到且能帮他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为此,黄铮得到了丁磊的欣赏。之后才有了丁磊主动介绍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给其认识。从此,黄铮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起来。
从这个典型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公开表达和利他,这是黄铮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越是高手,往往越懂得公开表达,懂得用思想与才能作为杠杆,撬动更多的用户,激活更大的市场。
那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公开表达?原因有二,一是觉得自己才华不足以支撑公开表达,二是没有分享欲。回头看看我自己,不愿意公开表达的因为是觉得自己不够有才华,缺乏自信。但是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勇敢地把自己的优势表达出来,或许这些优势正是其他人所需要的。
分享的动机可以是利他的,也可以是利己的,无论哪种动机,都是能使我们成长的。表达得越多,才有可能被更多的人看见。被看见,才是我们与外界建立桥梁的开始,而更多地被看见,正是我们形成个人IP的开始。
打造个人品牌的目的是借助互联网媒介,通过自己的才能去影响和帮助他人,让他们变得更好,而不是成名、吸粉和搞钱。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印象深刻的是“公开表达”和“利他”,这两个点。可能也是因为这是我们的弱点,所以我更加重视。
今天的腾讯会议,是我第一次露脸读书,第一次在会议上说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我想这是我在“公开表达”这个弱点上的一大突破,相信未来可以做得更好。
“利他”,这个是我在考虑,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究竟我有何能力做到“利他”?能有哪些方面的“利他”。我想,在早起读书营里陪大家度过早晨这半个小时,既清醒大脑又增长知识的时光,就是“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