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无锡
宋|文天祥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南宋德祐年间,元兵南下,占领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宋朝廷节节败退,退至临安(今杭州)时,曾以临安做过一段时间的临时都城。没过多久元军就兵临城下,无奈之下,谢太后只得派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赴元军谈判,以求讲和。在皋亭山谈判过程中,文天祥言自己只议和,不议降,并要求元军先撤兵,后谈判。元军主帅伯颜大怒将他扣留并拘押北上。虽然最后行至镇江时乘机逃脱,但此刻经过无锡时还是阶下之囚,而谢氏已率南宋君臣举国投降。押送的元军担心南宋人前来劫人,遂将文天祥幽禁在古运河中的黄埠墩(四面环水)过夜。
看着窗外波涛汹涌的运河水和还奄奄一息的草木,再想到自己的处境和风雨飘摇的南宋江山,任谁都不会好过。他忍不住回想起二十年前路过这里时的情景,那是一个春天,二十岁的他和弟弟一起赶赴杭州参加科举,在六百余名进士中,他名列榜首,那是多么意气风发。途径无锡时,这里的大好风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便对江南的风、对雨、对江东父老起誓,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来报效祖国和人民。时光荏苒,世事难料。当他二十年后再过此地时,已成了去国离家的天涯囚客。
无锡百姓听说文丞相经过当地,都自发来到运河边持香跪送,元军害怕情况有变,因此派兵驱逐,但沿岸百姓不顾元军的鞭打阻挡,反而人越来越多,很快运河两岸密密麻麻。被囚的文天祥听到外面哭声震天,知晓是百姓前来相送时,他内心的辛酸和苦楚早已化作满脸泪水,倾泻成河。夜幕降临,二月份的无锡虽已入春,但依然寒风凛凛,侵人骨髓。他多想去岸边一一扶起延安的百姓,对他们说声“谢谢”,但他做不到。最终他只能黯然把视线从窗外两岸收回,落寞的捧起随身携带的《史记》来读。当读到程婴舍弃亲生儿子,救出赵国后代,最后家仇国恨得报时,泪水不禁又一次浸湿了还未干透的衣襟。此刻万千思绪再次涌上心头,终究是无法得到宣泄。但这无疑更加坚定了他驱除元寇、保家卫国的决心!
今日摘录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部分译文(以助理解):
天地之间有一股堂堂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为各种形态。在下面表现为山川河岳,在上面则为日月星辰。在人间被称为浩然之气,它充满了天地和寰宇。国运清明太平时,它呈现为祥和的气氛和开明的朝廷。时运艰危的时刻慷慨义士就会出现,他们的光辉形象一一垂于丹青。
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时表现为段秀实痛击奸人的笏,逆贼的头颅顿时破裂。
当这种浩然之气直冲霄汉贯通日月,个人生死无需再去谈论!大地靠着它才得以挺立......
可叹的是我遭遇了国难时,已实在无力去安国杀贼。(描写监狱的恶劣环境......)
可叹的是如此阴暗低湿的处所,竟成了我安身立命的乐土住地。这其中难道有什么奥秘,一切寒暑冷暖都不能伤害我的身体。因为我胸中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着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