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还是继续在看张宏杰的《曾国藩传》,看到曾国藩建立湘军的过程,其中印象较为深刻的就是曾国藩创立湘军的起因。
01丨湘军成立
曾国藩成立湘军的原因有很多:
- 太平军对传统文化的焚毁,烧古书、破庙宇,这些恶行让曾国藩意识到如果让太平军掌握国家主权,人民思想势必会受到太平军的蒙蔽;
- 对当时军队的失落,无论是从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从军队的纪律、军心等方方面,曾国藩觉得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这样的军队上,获胜的希望太渺茫了;
- 施展个人抱负:曾国藩母亲逝世,他在家守孝,这时候接到咸丰皇帝谕旨,让他“出山”操练团兵,帮助地方部队抵御太平军的入侵,起初曾国藩是拒绝了,后来在朋友的力劝下,现在天下正处于混乱状态,他的一腔热血、回报国家之情正派上用场,最终,曾国藩决定出山;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曾国藩在创立湘军前受到的“挫辱”。
什么样的“挫辱”呢?这个挫辱就是曾国藩险些被一些兵痞所杀。
曾国藩在操练自己的团兵时,每逢三日、八日会把军队召集到操场上进行政治动员。说直白点就是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这也没什么,只是他要求绿营兵也要来听。曾国藩本身是个文官,加上他操练的也是编制外的军队,绿营兵属于正规军,也不归他管,他要求绿营兵来听课,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得罪了性情粗野的军人。
绿营兵和团练的湘军勇士经常借故发生械斗,八月初四,绿营兵又寻衅攻打湘勇,双方各有负伤。绿营兵的首领是鲍起豹,曾国藩向鲍起豹发去文书,要求逮捕带头闹事的绿营兵,以杜私斗之风。
鲍起豹接机报复曾国藩,他故意把几个肇事者五花大绑,并且在军队中散布曾国藩要严惩这几个士兵的消息,绿营兵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聚集了很多人,纷纷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曾国藩放人,城中一时大乱。
曾国藩本以为绿营兵即使再大胆子也不敢武装攻击他这个二品大员,没想到这些绿营兵竟然破门而入,连伤他的几名随从,连曾国藩也差点挨刀,他赶紧落荒而逃,跑到隔壁巡抚办公室门前,连连求救。
巡抚早就听的一清二楚,但他故不做门,就是要看曾国藩的笑话,直到曾国藩扣门,他才出来。绿营兵看到巡抚,马上规矩,而巡抚亲自上前给那些绿营兵松绑,并向他们道歉,绿营兵挣足了面子,兴高采烈而去。而对曾国藩,巡抚只淡淡说了一句:将来打仗,还要靠他们。就走了。
经历过此番“挫辱”,直接决定了曾国藩带领着自己招募来的湘军,前往僻静衡阳。全省官员都瞧不起他,他打算把这些勇士操练成一支劲旅,打几个胜仗。这才是挽回面子的最好办法。
02丨从曾国藩创立湘军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
湖南有句土话: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说的是好汉被人家打掉了牙,不要吐出来让别人看到,要咽到肚子里,继续战斗。
曾国藩差点挨了这些兵痞的刀,身为国家二品大臣,“副部级”干部,差点让闹事的兵痞杀了,这样的“挫辱”在整个大清朝的历史上也不多见。“士可杀,不可辱”,面对这样的打击,曾国藩可以选择上奏皇帝,让皇帝替自己处罚这些官员。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决定自己训练出一只军队,用这支军队打出胜仗,向这些瞧不起他、侮辱他的人好好的看清楚,他能训练出可以打出胜仗的军队。
一道奏折上奏皇上,能够快速一雪前耻,这样处理是一种捷径,虽然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解决不了本质;
而自己用实力训练出一只能打胜仗的军队,向这些人证明自己,这样的解决方式虽然慢,但这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结
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表面层次解决,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从表面解决的问题只是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更正确的做法是要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