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期待的心情参加了的菏泽“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次观摩会特色在于传达最新的教学理念,传递最新的教学案例,以名师最新课例为载体,呈现单篇(单节)、单元整体及项目化学习(跨学科学习)多种课堂教学样态,探索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智慧,让新思想、新观点、新做法走进每一位教师的日常生活,传播最新的教学价值。每一位都是精心遴选深受一线老师喜欢和信赖的名师代表,在课堂上既体现出了国家倡导的教学新样态,又能够领略名师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这对处于两眼一抹黑的迷茫境地中的我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一束亮光。
第一节课是孙庆博老师展示的六年级上册《穷人》,孙老师的课凸显了小说文体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先理清人物出场顺序,培养学生概括情节的能力;再把重点放在聚焦人物的心理描写上,引导学生读懂,读好,品出人物善良,勤劳品质,孙老师在循循善诱中让孩子明白了学习心理描写的两种方法:旁白式心理描写(第三人称角度)和独白式心理描写(第一人称视角)。最后孙老师通过创设了3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这节课体现的新观念新模式新策略值得我好好学习和品味。
戴建荣老师展示的是12古诗两首《示儿》,课堂上戴老师特别注重孩子们会不会读,能不能读出陆游的内心的声音。戴老师从诗人、从诗歌背景入手,通过整合了与其相似的诗歌《黍离》,带学生从“黍离之悲”体会“乡愁”,做到知人论世,带领学生们真正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情。戴老师在《行走在吟诵的路上》的讲座中,带用吟唱的方式带我们体验中华汉字的音韵,鼓励老师们在以后的课堂中也用这种方式去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下午第一节是史春妍老师展示的一上语文《大小多少》,史老师把任务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运用观察图片和生字部件等多种方法进行识记生字,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设置让学生玩转农场的情景,发布动物奇妙赛─开心农场认识黄牛、猫、鸭子、鸟,让学生通过字的演变过程识记。之后进行了大小多少的比较,并说说原因,让学生对数量词有初步的认识。其次发布水果大比拼任务,出示苹果、枣、杏子、桃,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和树木有关,紧接着也进行了大小多少的比较。最后,完成快乐农场记录卡拓展到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大小多少,注重学生的积累。
李祖文老师的课在开始用一首童话诗《我喜欢看你》让学生猜出文中我是谁?(电子产品)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会说话)。通过一个个片段的阅读,学生在于老师引导下,逐步明白了什么是童话,能总结出主人公的特点——会说话;选择的事例——情节神奇。
第三节课是何捷老师的《出塞》,何老师设计“读顺→读到→读懂”三个环节,在共读共悟中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孩子准确把握诗中的景(秦月,汉关,阴山),人(征人,胡马,龙城飞将),事(出征,入侵,抵抗),情(人未还)。引导学生观察写作时间轴,跨时空想象,体会不同人物心中的声音。进而“读懂”诗人的想念。
一天的学习,收获满满,精彩明天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