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爱自己的人,不抛弃本性取悦他人,不扮演角色委屈自己。 不恐惧,不期待,不忘初心。——《爱的能力》
当我读到张德芬老师的一篇文章《你情绪里的刺,是小时候藏起来的委屈》,被张德芬老师对自己情感问题的深刻剖析猛然惊醒,我失败的感情经历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为什么我总是会陷入同样的模式中呢?
那段时间我开始学习带着觉知观察我在生活中的种种表现,一些很早之前的记忆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跑进脑海。我的印象中,爸爸妈妈一直是很疼爱我的,至少对我和姐姐的爱与关心是平等的。一些涌现的记忆是小时候姐姐身体虚弱很爱生病,而我身强力壮活奔乱跳的,爸爸妈妈为了带姐姐看病,四处求医,尝试了各种药方和偏方,甚至还迷信过。看到爸爸妈妈给姐姐买的鱼肝油、开胃药丸等等,我就眼馋想吃。没有想到这种小小的事情,竟然在我心里埋下了爸爸妈妈偏心姐姐、而我不被爱的种子。
这颗种子,在我的过去失败的亲密关系中显现出来,我总担心对方会离开我,即便每天会陪着我,偶尔也还会问问你爱我吗?想要有比较亲密的陪伴,一旦恋爱就会变得很依赖对方……原来这些都是缺爱的表现。
初次得知这个真相的我,非常不愿意承认,想要找各种借口逃走,但为了以后能发展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我又不得不面对这个课题。痛苦无措时,向朋友请教怎样才能疗愈小时候的创伤?了解到我的情况后,朋友首先劝我要宽恕自己、原谅自己经历那些不合适的感情是没有关系的,然后向我推荐了英国作家罗伯特-霍尔登的《爱的能力》,它将教人如何爱自己,也被他人爱,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使自己不再受伤。
《爱的能力》这本书虽然不是很出名,豆瓣阅读评分也不高,但书中很多观点和论述都非常经典,让我由浅入深的了解了爱,并对照自身不足找到了破解之法。
恋爱后智商为零说的就是曾经的我,把所有心思都投注在对方和两个人的关系上,做了事付出了就想着对方应该怎样怎样,一旦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就会不开心,这样的小吵小闹多了感情也容易被消磨殆尽。而书中讲“爱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交易的货币。”当我学着无条件、不报任何期待和家人朋友相处时,我只做我想做的事,至于对方会不会回馈感恩于我,不去想,人际关系果然轻松愉快了许多,不常联系我的爸爸也开始经常给我打电话。
很多鸡汤文告诉女孩子:独立很累,不独立更累。绝对的独立和绝对的依赖都不利于亲密关系长久的发展,在独立与依赖的尺度把握上,对我来说还是个难题。书中这样阐释健康的依赖:“关系是我们赖以成长和进化的关键,也是我们学习爱与被爱的方式。健康的依赖允许你寻求帮助、寻找灵感、与他人合作、不用过自给自足的人生。而当你不觉得自己可爱,反从他人身上寻找爱时,不健康的依赖便生成了。”认识到自己可爱,爱便产生了,这是爱自己的第一步,把多余的关注转向自我成长和实现。
很多人误以为和某一个人恋爱结婚建立亲密关系才算是爱,对爱的认知太过狭隘。爱不是和某个特定对象的关系,学着爱其他人,也会爱世界、爱生活。那么,我对你的爱就包括了所有的爱。跳出小圈子,始终怀揣着感恩之心,所见之人都是可爱之人。
每当受挫或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我就回家和家人待在一起,或者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若无其事地聊点什么,感受家人的关心与温暖,爱是我的原能量,这种能量持久而有力,如一股暗流涌动在我的血液里,给我战胜一切的勇气。
看见即疗愈,通过《爱的能力》这本书,我看到自己在感情中一些还需要学习和实修的部分,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在生活中,真正的工作便是学会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