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直在看余恕诚老先生的《唐诗风貌》和《唐诗讲演录唐五代词概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一、唐诗的分期
唐代三百年的诗歌,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前人在把握其特征的基础上对唐诗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期,其中占主流地位的是宋人严羽及明人高棅的“四分法”说。
(一)初唐:唐初——玄宗先天元年(618—712)
(二)盛唐:开元初——代宗永泰元年(713—765)
(三)中唐:大历元年——敬宗宝历二年(766—826)
(四)晚唐:文宗大和元年——唐末(827—904)
二、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纵向地可以说是走向盛唐诗歌高潮的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追随时代与因袭前朝、创新与不成熟、敷饰六朝锦色与寻求气骨性情等特点和倾向同存并见。它在因袭齐梁的靡艳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新的时代气息。
《望海潮》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此词是作者旧地重游洛阳时写下的,这句话描写了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在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
《林塘怀友》王勃
芳屏画春草,仙柕织朝霞。何如山水露,对面即飞花。
初唐诗虽未曾出现盛大的局面,却又不让人感到它平庸和死水一潭,它或许迟迟未能把某些陈旧的东西推开,但并不腐朽,并不委琐,而是始终敞开着一个阔大的殿堂,在诗人的聚会,吟唱、切磋中,表现出对于更为热烈盛大场景的期待。让人感到它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处在不断推进中。
三、盛唐诗歌
自开元至大历前,在诗史上称为盛唐。这里所谓的“盛”不是历史学家们所谓的盛世,它既包括了“开元、天宝盛世”也包括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的十年;也绝不是数量上的“盛”。盛唐之“盛”,主要是表现在诗歌的质量与诗歌的韵度风貌上。盛唐诗歌艺术水平高,同时具有可以称为“盛唐气象”的美学风貌。从美的产生和创造看,这种诗美的出现是一次性的,不可重复。以致后世读其诗,就无限缅怀那样一个诗歌创作的黄金年代,称其诗为盛唐之音。
盛唐诗有一种渊灏博大的诗美,开敞大方,自在自足。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值得一说的是,这首诗歌是杜甫晚年漂泊至湖北一带,同时又身处在安史之乱这个大背景下所作
的,作者并没有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得消极颓废,作者觉得自己桑榆未晚,雄心尚存,还想在垂暮之年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