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它的打開方式讓所有的人,無一例外、全員參與。有史以來第一次做到了一個都不能少,現目前為止,已經是全球參與了。
一場「新冠肺炎」的疫情到處肆虐,所有人籠罩在一種前所未有的非常態的生活情景當中。從年三十(1月23日)武漢封城,到大年初一(1月24日)西安啓動應急防控,關閉場館和景區;大年初二(1月25日)又啓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隨後,情況一天緊似一天,全城關門閉戶,以靜為主,不得隨意出行。「隔離」、「限制」、「關閉」、「封停」、「出門證」、「一碼通」等等成為關鍵詞,讓人們措手不及,又無可奈何。
能出家門居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疫情期間和許多朋友一樣,除了宅,還是宅。喝茶、讀書、觀影、追劇,美食都不可辜負,時間奢侈的不像话。
每天都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宅的年、宅的人、宅的食⋯⋯大家都成了透明人兒,圈里煙火四起。大家心系武漢,在日日煙火中少了歡樂,只有團圓與祥和,也許被動陪伴是2020年春節最大的收穫吧!
中國在經受考驗,武漢在水深火熱,我們,只能用宅的方式響應與支持這場戰役盡早勝利。只有這樣了嗎?不能只有這樣。于是,我們組織了線上美食分享、觀影分享、家庭群組分享等活動,期許宅出不同,宅出新意,宅出樂趣。一時間,忙得不亦樂乎,也為我的記錄增添了許多色彩。
自禁足之日起就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了疫情下的每一天,一個普通百姓的一天,因疫情宅家细碎的每一天。因为无论你愿不愿意,它终究是来了,只能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回忆留给未来。个人的记忆虽然改变不了世界,但是可以让我们拥有真实的内心。因為我了解,今天所有的發生,現在看,後來再看,結果會不同。
我們經歷了這場災難,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哀,留給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痛,會存留很久,也特別期盼它永久的存留。因為只有存留,才能被記住,被提起,存留了,才能成為留給下一代淚與痛的備忘錄,而不是「學會放下」,「笑著和解」,「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只有透過認真的反省與檢討,我們才可以對自己說:下一次,我們也許還有機會對下一次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