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看《晓松奇谈》和《晓说》,看高晓松手持折扇,谈笑间纵横古今,侃侃而谈,高手博弈是难得的享受。听由高晓松创作,许巍演唱的主题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大受感动。
那些欢笑的时光……那些誓言与梦想 ……我独自渐行渐远 ……看少年坚持与回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后因高晓松被发表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言论,特别是在历史事件和政治敏感话题上的表述,这些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而遭全网封禁。
高晓松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每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豪车,自驾游,游历一阵子就把车卖掉,再去往下一个国家,真正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狂人”。
高晓松在北京朝阳大悦城9层开家集图书、音乐、电影于一体的名叫晓岛的文艺书店。“有钱有名才可以体会无用之美”,高晓松表示自己喜欢安静的环境,还强调自己幼时家贫如洗,表示“美只与心灵有关”。
高晓松的家世显赫,其祖父高景德是清华大学校长、电机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祖母张维是流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舅舅张克潜是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母亲张克群是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弟子,而父亲高立人则是高级工程师。
所谓“明星的嘴,骗人的鬼”,这几乎与马云的“我对钱不感兴趣”如出一辙。——人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理所当然追求的精神上的富足——所谓“饱暖思淫欲”是也。
一旦生而为人,首当其冲就要面对“活下去”的问题,不但自己活下去,成年之后,还要负责依靠自己的附属人员的吃穿用度。
不幸的是,如果你脸皮不厚,心地纯良,再加上传家祖训是“温良恭俭让”的话,那么这一生就活该沦为穷人,休想能摆脱贫穷的命运。
电影《怦然心动》中说:“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有的人生来衣食无忧,有的人光是活着就拼尽全力。
人的一生,就是和穷挣扎的历史。和穷挣扎一生,无论胜利或失败,都是惨。能够不和穷挣扎,或于挣扎之余还有点闲工夫做些别的事,那人是有福了。
简书日更第398天,算得上挣扎之余有点闲工夫,并且做些“虚无缥缈的事”,也算得上是有福之人了。——虽然也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刚开通公众号时,配图排版,兴致盎然,一股脑的发出了将近200篇文章。自以为端出一份份惊世骇俗的“人间盛宴”,精雕细琢。但是不善打理,反响平平,像一家满怀激情新开张的小门店,惨淡经营之后,只好关门大吉。
关注的几个公众号,有半数以上也时常断更。
我们一辈子都在躲避贫穷,希望它别找上自己。
张爱玲很坦诚:“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三毛曾经也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到穿衣、吃饭、睡觉、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去,是不会长久的。”——任何脱离了生活本身的诗行和远方都是空中楼阁。
生而为人,最起码要养活自己的能力,生活中比诗更重要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衣食住行,是人来客去。
诗是丰满的梦想,一日三餐是骨感的现实。
生活不是苟且,总有你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世界很大,人间的烟火很美,你想去看看,可诗和远方的路费很贵,星辰大海都需要门票。当你的余额支撑不起你兴趣的时候,你所有的爱好都应该是赚钱。
如果年轻力壮,尚未婚配,无子无女,父母康健,家庭生活衣食无忧,那么不妨勇敢追梦,去你向往的远方,去书写你梦想中的诗行。——无论你写下多少诗行,走过多少路,看了多少风景,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我们所有人,都不是孤立的一种存在,随着年岁日长,还没走多远的路呢,依附你的人多了起来——你会是某人的儿子,某人的老公(老婆),某人的爸(妈),肩上担子日渐沉重,你需要尽一份为人子女,为人丈夫,为人父母的义务。
你且收起你的矫情吧,放下你刻意打造的小资情调,看看你的银行卡余额,看看你的信用卡账单,收起矫情,你当下要做的,是先活下来,安心工作吧,努力生活。——比远方和诗行更重要的。是生活本身。
你的生活若还在苟且,你且暂且放下你的诗行和远方吧。活在当下,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眼前的苟且不可怕,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苟且偷生才更可怕。
直面惨淡的生活吧!毛姆一语中的: “要时时刻刻为生计操心,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丢脸的了。那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们不是伪君子就是傻瓜。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常听到人们说,穷困是对艺术家最有力的鞭策。唱这种高调的人,自己从来没有亲身尝过穷困的滋味。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他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地吞噬你的灵魂。艺术家要求的并非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提供的保障:有了它,就可以维持个人尊严,工作不受阻挠,做个慷慨、率直、保持住独立人格的人。”
最近一首《若月亮没来》,火遍全网,“月亮啊,月亮,你不懂六便士到底有多重?”——攒够了六便士,才有资格去找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