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本来要写文章,结果阴差阳错,居然跑去知乎找到了同一问题,开始认真给人家答题了。猛然想起过往关注的那些IP大咖们,曾不厌其烦给我们这些写作小白们说过的各种提升个人品牌力的方法,发现我正在做的就是这些事。(微笑脸)
也许我现在属于自嗨型努力,但架不住我会劝自己啊。而且现在在做的也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平日里工作时间很不固定,目前仅有的一点点通勤时间已被我占用背单词了,暂时没有整段时间用来看书充电,所以只能靠这些碎片化时间,从手机中汲取我需要的养分了。
如果我连这些都不做的话,那目前也就只能维持浑浑噩噩的上下班状态了。
我现在的碎片时间看似是在刷微信刷知乎,但其实更有目的性,不像以前完全盲目地刷,一会儿时间就被浪费掉了,完了都不知道看了些什么。
这两天为了练习投稿,我又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努力去感受每一个公众号的整体风格、各个板块的文风等等,还去观察他们的标题、大致浏览一些文章(没有太多时间),看看一篇文章所占用的篇幅(起码你会知道要想投稿这家公众号的话,需要写多少字数才基本够格),等等。
所以你看,盲目地刷手机跟带有目的性去刷,是有本质区别的,连实际操作和关注对象都会有所不同。
就像昨天我突然在知乎上答题,也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个就是,我们不一定非要打开便笺、word文档、印象笔记,面对一片空白才能“正式”开始创作。在知乎上找到你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自身感受,怒答一波(前提必须保证认真回答),这样更能激发你的创作欲望——因为那里面有其他网友在答题,你会更期待题主能青睐你的回答,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可。
我们不要小看这种欲望,反而需要正向理解,只要你合理利用这样的驱动力,那就是有益的。
第二个道理就是,上面的经验也是很多大咖们早就推荐过的,但人的惰性和质疑情绪总是比你想象的要更厉害。所以,只有你自己亲身实践过了,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好处。不去亲身经历,就会总觉得别人提供的经验“是不是在蒙你啊?”、“是不是只适合他,不太适合我啊?”,或者干脆感觉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遥不可及。
02
今天跟同事聊到如何增加副业收入的事——也是因为我最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在知乎上也收藏了相关问题,进而就特别想了解身边的人都有些什么想法。好在身边同事相对善良,也都是年轻人,互相基本没什么遮掩,相处这么久对方老底儿慢慢就都知道了。
扯远了。因为体制原因,我们其实私下都经常在惆怅该如何增加额外收入(当然是通过正经渠道获得的收入,不是灰色收入),聊了几次之后,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空有念头,没有想法,或者说是进一步的规划。关键是一谈到资金问题时,直接没有继续深入探讨下去的勇气,直接打起了退堂鼓。
比如我一个同事H君,我们每次闲聊时他都会提出想要在工作之余创业的想法,动不动就说要开一个“炸鸡店”、“奶茶店”之类的,我也是能够感受到他真的是想做点什么的。但是一问他具体情况,就俩字儿“没钱”。时间长了,我就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想法和差别还真是蛮大的。如果换做是一个善于听取他人建议的人,也许副业早就开始悄悄做起来了。
后来他也跟我们分享过他上大学时做过的一些事情——摆过摊、卖过票,甚至是为了搞团购还开过网站,至于为什么后面没有做大?原因都是只有一个:越到后期流动资金需求越高,然后干脆就搞不定了,直接放弃了项目。
我:“那你前期投入的成本不就都白费了?”
他:“没办法啊,没有钱了。”
我:“你可以先暂停一些步骤,比如先别投入太多的地推宣传费用,可以先卖一部分产品,有一定收入后再投入宣传和网站建设,让各个环节滚动起来互相影响互相借力,一步步来,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啊。”
他:(沉默半晌)“反正最后就是搞不定了,就直接放弃了......”
可能是我说多了,我也就没再说下去。但是从这里面,我能深刻感受到一点的就是:人除了要敢想敢干(决断力)之外,还要有方法(策略),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比如你没有启动资金,你可以跟亲朋好友借,或者申请学生创业基金、小额贷款等等。后续资金越滚越多,国家也针对大学生创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多便捷、安全的发展路径。也许只是每个人的着眼点不同,所以看到的东西和层面也不尽相同。
有些建议,是别人摔了很多次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之所以很多人听不进去建议,大抵是因为自尊心太强了,或者是个人价值观根深蒂固,很难被影响;也或者是经历得不够多,无法体会其中的奥妙所在。
建议就在那里,不管你听不听,反正我是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