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办的私塾,拥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最优秀的弟子十人,史称十哲。孔子实际办的是高级干部管理学院,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培养高级别的管理人才。他的弟子子夏把他的办学目标阐述得非常清楚“学而优则仕”,学习到达优游从容且能融会贯通,知类通达的时候就去做官。今天谈“孔门弟子为官之志”。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四个弟子陪孔子坐着。孔子问道:“虽然我的年岁稍长些,但你们不要受拘束。你们平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孔子的提问有三层含义:一是在年龄上讲,或者从学问上说,我比你们年龄要长一些,学问要多一些,这是过去就存在的差异,“毋吾以也”不必拘谨。孔子年龄据推测当在60多岁,孔子大子路9岁,大曾皙约20多岁,大冉有29岁,大公西华42岁,弟子之间相距年龄也很大,(弟子之间年龄相距大,有便于相观而善谓之摩的教育,今天学生的年龄都是“一刀切”,堵塞了这种教育。)孔子打破年龄界限,去掉弟子心中障碍,让弟子畅所欲言,达到问志效果;二是从精神上讲,四个弟子都有“不吾知也”以及怀才不遇的情绪。“不吾知也!”唤醒弟子潜意识,诱导他们说出积久的愿望;三是从志向上讲,你们未来有什么理想。“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平时总说“不患无位,患己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今日则是一反常规,让弟子们畅谈想要什么“位”,想要如何“立”,询问弟子有何志向。孔子提问三层含义,打破弟子心中年龄障碍,激发弟子积久情绪,引导弟子论志。环环相生,丝丝入扣,循循善诱,语语相关,妙趣无穷。
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急忙回答,急躁坦率的性格跃然纸上。子路不假思索地说:“假设有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有大国军队的侵犯,而国内又遭受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的话,只需三年,就可以使这个国家人人勇敢善战,而且明白义理法度。孔子笑了一下。在这里,孔子笑子路,不是不相信子路的能力。孔子曾经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孔子肯定子路的能力,也知道子路善兵赋。但孔子主张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为霸道,以德服人,为王道。而子路一开口,就是“大国”、“师旅”、“有勇”、“知方”,一派不逊之风,俾睨群雄,傲视天下,摩拳擦掌,意存天下的神情跃然于眼前,“行行如也”,活灵活现。是故“夫子哂之。”子路之志,以兵勇为基础,善兵赋。
子路率尔而对,俾睨群雄,傲视天下,以霸道治国,孔子听到他直言不讳,一点也不谦虚,孔夫子就来了个“哂之”。“哂”是什么意思呢?似笑非笑,微微一笑,这个“哂”字很传神,是肯定,又像否定,给人云山雾罩的感觉,众弟子摸不着头脑。正是因为孔子的这微微一笑,非常活跃而又热烈的讨论志向的场面,突然降为冰点,出现一个长时间的静场,孔子无可奈何,只好点兵点将。
那么点兵点将,先点谁呢?冉求年龄居中,恭敬谨慎,性格退缩,胆小畏怯。点他最合适不过,既能破冰又能打开僵局,这是孔子教学过程中自我破冰的一个有趣的典型案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论语·先进》
冉求听到师兄子路述志,老师的反应是“哂之”。领悟到老师对子路不谦让不满,于是从容谦和地说道:“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地方,如果让我去治理,到了三年,就可以使百姓衣食丰足,达到物质文明的高度。至于礼乐教化,那些精神文明的建设,就要等待有德的君子了。”一是强调地方不大,“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二是强调自己做好精神文明建设能力不够,“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不像子路,既能有勇也能知方。冉求谦让之态尽显,也是孔子对子路“哂之”的结果。冉求述志的目的是经世济民、富民足民。子路“足兵”,冉求“足食”;子路“斗勇”,冉求“斗智”。孔子评价冉求说:“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子路可率兵打仗,可治兵赋,冉求则是宰相之才,其为政才能自在子路之上。戡定祸乱需凭勇气,全面治理国家尚需智慧。足食,抓农业,则是冉求智慧的表现。农业是为政的根本,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百姓方可安居乐业。冉求之志,以农业为基础,善耕作。
公西华是孔门年龄较小的弟子,他小孔子42岁,为人谦和恭敬,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性格活泼,善于应对,是著名的外交家。孔子赞扬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子贡也评价他“志通而好礼,摈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孔子问完子路与冉求的志向,接着就直接点问公西华的志向。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论语·先进》
前面子路述志,一派不逊之风,俾睨群雄,傲视天下,以兵勇为基础,善兵赋。结果“夫子哂之。”冉求第二个发言,从容谦让,以农业为基础,善耕作。虽未获赞扬,也并无哂笑。于是公西华更是谦让有加,“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着做,比如在宗庙祭祀活动中,或者在诸侯汇合同盟的外交典礼上,我愿意穿着黑色的礼服,戴着宋国的章甫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的傧相。”西华述志,开口就是“非曰能之,愿学焉。”,表现出来的是谦和的外交语言,不像子路,胸有成竹,信心十足,率然开对。“非曰能之,愿学焉。”既符合公西华年龄特点:年轻;又符合他性格特点:谦虚;还符合他外交特点:礼让。“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任两件事:国之祭祀,国之会盟。一身装束:身着玄端礼服,头戴章甫礼帽,彬彬有礼,忙碌于祭坛,周旋于诸侯,充当一位小司仪。为国君主持祭祀,“摈相两君之事。”兢兢业业,恭谨从事。西华之志,以礼乐为基础,善摈相。
子路、冉求、公西华、曾皙四个弟子陪孔子坐着。孔子问志,其他三个弟子都说了自己的志向,曾皙一言未发。夫子问志,弟子述。曾皙是个能一心二用的人。一边抚琴一边听同门述志。夫子第三次点兵点将: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
孔子主动问曾皙的志向,曾皙不慌不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慢弹瑟的速度,随即“铿”的一声,戛然而止。然后“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意思是我的想法和他们三位的不同。孔子进一步启发他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志向不同有什么关系呢?也不过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听到老师这般说,方才正式回答老师提问,“暮春三月,春装也都有了,不妨邀约五六位成年人,带上六七位少年,去沂河里洗浴一番,再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歌咏而归。”曾皙之志果然“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以力治国,冉求以智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乐治国。前三人谈邦国君侯,经世济民之事功,曾皙则用散文的笔调给我们勾勒描绘了一幅“盛世春游图”。“莫春者”,春之盛时,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在满色的春光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单衣宽带,从容优裕,悠然自得,倘徉流连于山光水色之间。“浴乎沂”,嬉戏于沂水之畔,沐浴于自然之中。“风乎舞雩”,清风徐来,临风而立,飒然春风拂面。“暖风熏得游人醉”,兴之所致,或引吭高歌,或浅吟低唱,或击节应和,“咏而归。”踏春而去,咏春而归,其乐融融,其喜洋洋,一派天人合一气象,富庶祥和之景观!曾皙之志,以自然为基础,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