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又在刷《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部2006年的老片子。画面不精美,整体调子丧到不行,却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人们感动于松子对生命的热爱,一次次被伤害,又一次次勇敢的追逐爱。又怒其不争,一辈子都在追逐着别人,忘记了爱自己。
松子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我认同感。小时候被父亲忽略,父亲却总觉得她不听话,应该照顾生病的妹妹。可是那时候的松子也只是个孩子,让一个孩子去理解父亲要承担的责任。这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孩子的世界毕竟还很小,父母给他们的反馈就等于这个世界对他们的反馈。 被父亲忽略的松子,每次都被落魄的男人吸引。因为他们能让她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一路去追逐爱,却忘记了爱自己。最终还是落得个孤独终老的结局。
若是她能回过头来关注一下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不是认为获得爱是去迎合别人的需求,会不会就不会在追爱的怪圈里打转。
我们接触到的世界形成我们现在的模样,小时候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所以很大程度上家庭教育决定我们的性格。
当你不太喜欢现在的自己的时候 不该只自怨自艾,因为自怨自艾只能发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要想想你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就像苏珊.沃福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里说的:
要祛除过去和现在的妖魔鬼怪,正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要切忌,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审视。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是美国心理学家/作家苏珊.沃福德和影视编剧兼制片人克雷格.巴克所合著的。全书以苏珊心理诊所治疗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有毒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苏珊的帮助下痊愈的。18年的从业生涯,让苏珊接触过大量的咨询者。为此苏珊总结出典型的有毒家庭模式,以及这种家庭模式对孩子造成是恶劣影响,并且治愈了很多人。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有毒家庭的模式,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必要为童年阴影负责,该为此负责的是父母们。认识自己是治疗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第二部分是具体的治疗步骤,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有为自己做决定并且为此负责的权利。
有毒的是家庭模式不是童年的你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真正的问题。有些生活的问题是你否会想到,也许那跟你的童年有关。为什么谈恋爱总遇到渣男(渣女),为什么你总被渣男(渣女)所吸引。
梅勒妮是一位42岁的离异会计,她每次遇到的男人不是懒鬼就是混蛋。她都要照顾那些男人,并且希望她能够改变他们。她不明白为什么她那么为他们付出,他们就是不爱她,很绝望来求助苏珊。
苏珊让她谈谈自己的父母,原来梅勒妮很小的时候就被迫成为父亲的“看护者”。她父亲总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崩溃大哭,而那个时候她母亲总是采取逃避的办法。只有年幼的梅勒妮去安慰爸爸,可她那个时候毕竟是个孩子,面对父亲的脆弱手足无措。不知道发生什么了,以为是自己的错才导致父亲不高兴的,心中对父亲满是内疚。她却从没在父母那里得到过关怀。
这个案例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倒置,孩子需要承担父母的责任去安抚父母的情绪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反馈。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以至于只会用他人的感受来定义自己,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孩子对于家庭中不好的事情,总会以为是自己的错。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反馈,长此以往会背着沉重的枷锁前行。
对于自己的感受未得到任何关注和鼓励的孩子来说,很难在成年生活中界定自己的身份,不知道在恋爱关系中该抱着怎么样的期待。这就是为什么梅勒妮总是被渣男吸引,她觉得渣男需要她拯救,她期望自己可以拯救他们,就好像这样就能弥补没有拯救父亲的遗憾和愧疚。
我们需要尊重自己的权利,感情和需求。没必要为了讨好别人而失去自己。这当然不是说我们要很自私的只为自己考虑,而是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揽上身。
你的父母该为伤害年幼的你负责,你不需要替他们扛下这些。但同样你也需要为自己成年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对你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孩子有当孩子的权利。
本书第一部分告诉我们童年的许多事错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卸下不属于你的责任,让你不要再背着同年的愧疚,自责,自卑来生活了。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即使是父母也没有为你生活的权利。但这并不是要你去责怪,或者改变你的父母,你需要改变的是你自己。
苏珊在本书的前言就提供了三张她自己在工作中总结的调查问卷来帮我们解决一下内心的矛盾。可以试着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有没有什么隐性的问题。当然这可能不是什么标准答案,但至少能做个参照。自己在社交关系有无问题,自己的感受是最直观的。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当你意识到父母在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伤害过你,你是个受害者。你现在的生活一团糟,你的父母难辞其咎。你会愤怒,会痛苦这都是正常的。
你需要做的是释放你的愤怒,而不是压抑。因为压抑着,就像个定时炸弹一样,可能以你自己也不知道方式释放,比如犯罪。
书中提供的5条管理愤怒的方法:
允许自己愤怒,不要压抑自己的感受。
喜怒哀乐是人的感受,是你人性中的一部分,同时愤怒也是给你一个信号,比如你的权利正在被践踏,没人关心你的需求等等。表达出你的愤怒
用力捶打枕头,跟信任的人吐槽,在没人的时候假装和让你愤怒的人对话。总之就是以合法的不伤害别人的方式把愤怒发泄出去。增加运动量
体育运动会增加你体内啡肽的分泌,促进愉悦情绪的产生。不要让愤怒加深你心中的消极的自我形象
愤怒没有让你变得卑劣,只是正常的感受,没有对错。很多人可能会因为愤怒而事后羞愧,只要不是因为愤怒而迁怒别人就不用觉得愧疚。只有那些不承认愤怒,并且以对别人火法的方式发泄愤怒的人才卑劣。把愤怒转为成自我定义的动力源泉
你的愤怒可以帮你认清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最愿意接受什么,不愿意接受什么,帮助你定义自己的边界和极限。
认识到问题,那么做出改变问题才可能被解决。认识亲子关系中自己的位置才有意义。前阵子看新闻,看到一位海归博士回国以后一直没找工作,就一直宅在家里。靠老母亲的养老金度日,男子控诉母亲毁了他。母亲也向媒体哭诉,是自己害了孩子。做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导致孩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一味的责怪父母,并没有什么用。现在要做的是,做出改变。像新闻中的海归男,一味责怪父母可能会让他的不作为更加心安理得一点但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他该做的出尝试替自己做决定,不论结果如何,都该承担起成年人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可能很多有毒父母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像中国的很多父母都有控制自己小孩的欲望。控制小孩读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在什么样的城市生活和工作,安排婚姻。当然大部分人还是能够相安无事的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只要父母不是很极端。
极端的父母会让孩子失去自我,那么就必须做出改变。那么怎么做出改变呢,苏珊也提供一些很好的方法。
-
少一些反应多一些回应
反应是条件反射,回应是经过思考的。可能有时候经过思考还是会做出妥协,但至少开始思考自己的感受了,而不是把他人的感受定义为自己的感受了。
-
采用非辩护性回应
所谓非辩护性是指用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当采用非辩护性的时候,陈述事实而没有提出要求,没有提出要求就不会遭到拒绝。
一下是日常场景中基本的非辩护性语句:
- 1 这样啊。
- 2 很遗憾,你不赞同这一点
- 3 让我想想
- 4 很抱歉让你失望了(伤心、生气)了。
可以自己先用非辩护性语言来演练,再去跟别人用非辩护性语言来说话。可能开始的时候会有些不自然,但是有什么技能是不需要练习的呢,多用几遍就好了。 -
跟父母对峙
跟父母对峙当然不是为了跟父母吵架,是为了直面他们,克服面多他们的恐惧,告诉他们实情,为以后你与他们关系的定位。
告诉父母:这是你们曾经多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原生家庭》中有具体的在各种场景中与父母对峙的建议和对峙以后要考虑的问题建议。
有些内心的疑惑,可以自己解决。比如看书,在网络上收集信息。有些疑惑自己无法解决那么最好就是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了,在选择治疗师的时候,苏珊建议根据自己的问题寻求适合的心理治疗师。在选择之前对心理治疗师的专业性进行查询。
《原生家庭》并不是特效药,看了就能解决问题。修复心灵的创伤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像外科手术需要时间复原。但她教我们去重视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压抑它。去找寻自我,而不是去追逐他人。当我们寻找到自己,不再以受害者的姿态行事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会有个健康的家庭模式。
没人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