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做家长的都能明白,如果你的孩子真有选择出生在谁家的机会,你其实是没什么竞争力的。在你强调自己为了孩子所做的诸多辛苦时,你也应该感激孩子的不曾嫌弃。
希望你的孩子在把东西弄坏了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完了,我爸一定会杀了我”,而是,“看来我需要给我爸打个电话”。
希望你的孩子在考砸了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死定了,回家又得挨骂”,而是,“好想和妈妈一起散散心啊”。
希望你的孩子在失恋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唉,肯定又得被他们说'活该’”,而是,“嘿嘿,以后电影票都归我老爸买。
想起一个女生的私信,同样是没有任何铺垫,一上来就扔出了三个冰冷的问题:
“真的会有人对被带到这个世界上心怀感激吗?”
“为人父母,为什么只是考虑他们要不要孩子,却从不想一下孩子愿不愿意让他们这样的人当自己的父母?"
“或者至少想一想:'像自己这样的人做孩子的父母,会不会让孩子失望啊?
与其跟孩子强调你为了他有多辛苦,不如抽出一点点空闲陪他聊聊天。
与其用发脾气的方式胁迫他上进,不如心平气和地问他最近为什么不开心
生活确实不容易,可这不是孩子的错;扛住的确很难,可那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生活的艰难不是你的孩子造成的,也不是孩子能承受的,也不该成为孩子在犯错、失意时,加重孩子负罪感的理由。
孩子没有能力消化这份巨大的罪恶感,只能在自责和不安中,越来越厌恶自己,也越来越恨世界。
而一次次的情绪累计,一次次的失望叠加,会让他越来越确信;自己就是不好,世界就是不值得爱。
对孩子来说,最恐怖的不是位居人后,不是穷困潦倒,而是父母任由自己在黑暗中倒下去,非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还要当头棒喝。
在无力、无助和无望的“三无”世界里,孩子最需要的,是你承认他的努力,感知他的情绪,引导他直面成长这场战役。
我想说的是,虽然你没有办法选择父母,但你的人生还有的选。可能父母与人的相处模式并不融洽,但你与别人的相处模式是由你决定的。
可能父母的人生态度并不乐观,但你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可以乐观的。过去的经历是你活得很难的原因,但同时也是你变得更好的动力!
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你的父母回到童年去修复你的过去,但是,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去过好每个今天。
这肯定会很难。在一个不和睦的家庭长大的孩子,自我性格完善的修行之路要更长、更坑洼不平。别人很容易就能做到的情绪稳定或者积极向上,你却要经历无数反复、自暴自弃与自我厌恶才能做到。
但是别放弃,这是你的一生,仅此一次的一生
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有多惨呢?
我听过一个让人非常心疼的回答:活得就像一个父母双全的孤儿!他会习惯性地自卑、敏感、胆怯,会主动示弱、主动照顾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因为从小到大都活得小心翼翼的,所以委屈自己、勉强自己就变成了“应该的”。
父母是孩子的底气,每一次的撑腰都是一种托举:
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为你兜底;
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为你付出;
尊严上受了损害,我为你留面。
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无后顾之忧,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你是你人生的主理人,从来不是我的一位随从:
给你钱,从来不是为了让你孝敬我;
对你好,从来不是为了让你听我话;
养活你,从来不是为了让你完成我未竟的理性……
亲爱的孩子,相信我给你这样的一份温暖和力量,会成你一生的财富!
鲁迅先生曾说过的一段话:
父母亲存在的意义,
不是给予孩子舒服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当你想到父母时,
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
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因此获得人生更多的乐趣和主动权。
其实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父母是这世界上,你花时间、花心思很少,
但却是特别爱你的人。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给子女富足的物质生
活,而是当子女想到父母时,内心是充满力量的。所以希望为人父母的都能明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尊互爱才是最好的教育,远比报一堆孩子不喜欢但你觉得有用的兴趣班、去最好的幼儿园、买最贵的奶粉和玩具要有用得多。
当然也希望为人子女的都能明白:父母没有让你成为富二代,你也没有光宗耀祖,大家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