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扫清洁、收拾整理、购买年货、吃团年饭、祈福拜年、出外游玩……隆重的春节,因习俗所套,也有可能让人累得不行。
一些人早早安排:哪天该做大扫除,哪天要祭祖,哪天团年,哪天回娘家,除夕晚上要把所有的垃圾都丢干净,正月初一不能任何东西等等,很多的过年习俗,成了约定遵守的规矩。
有人一到过年就会在家里做大扫除,从灯具、厨具、卧具,家里的犄角旮旯,全部过一遍,几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好一段时间都恢复不过来。
有人准备年货也是累得很,冰箱里堆得满满的,坚果糖果水果堆满了架子,关键是很多年货根本吃不完,丢了可惜,留着又吃不了,浪费是必然的。
有人花时间清理陈旧物品清和电脑资料,但一些信件、照片、资料、衣服,过了几十年都没有扔,也没有看,在怀旧、恋旧中又保留了下来。
有人花时间邀请亲朋好友,忙前忙后弄一大桌菜,累得不行,然后剩菜好多天吃不完,倒掉又浪费。
习俗一旦成为思维定式,就跟随大流被捆绑了,大家都这样做,我也跟着这样做。累、茫然,吃吃喝喝,然后不知所然,心有戚戚走入下一年。如果换一种思路过春节呢?是否可以轻松自如一些?
如果把大扫除分解到平常时间,哪一样需要清洁了就做哪样,对家庭成员各自的卫生也不再大包大揽,不再春节打包叠加劳动后,是否精力就不耗?
“多藏必厚亡”。如果放下情执,日常及时清理无用的物品和电脑资料,是否会减轻心理负担轻装前行?张维迎所讲:创新不可预测,清理是为了不断探索创新。辞旧迎新需要破除情缘捆绑的思维模式,该精简的就精简,不让无用的物品堆积起来,少做空耗的无用功。
春节的习俗是看重人情往来和聚餐。其实亲情观念上也可以突破,春节可以顺着老人的意愿团个年,朋友之间可以以交流为主,在家或找个地方喝点咖啡、喝点茶,谈谈一年来的体悟与对来年走势和发展的看法,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绑架,大家都受益。
外出游玩也不必在高峰期,可以安排在春节前后,旅游地人少,住宿方便且价格适宜,悠悠晃晃,省力省时又省资源。
辞旧迎新在于观念的不断调整。习俗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社会的演化而变化,也随着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不同而变化。 新春习俗不管是打扫卫生还是人情往来,功夫在平时,平时做好了,就不用一切都堆在过年。
平常心能让我们减少内耗。根据精力导向进行分解,打扫卫生不再累得够呛了,过年货准备得越来越少,亲朋好友也不用刻意吃喝一顿,既减少了物质浪费,也大大减少了精力消耗。当心里没有挂碍,过年轻轻松松的,又有意义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