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有好多方法,如以理服人,以力服人,以礼服人。用对方法事半功倍,用错对策惹祸上身。尤其在位卑者面对尊者的时候,说话方式的选择必要慎之又慎。
许多人在面对地位比他高的人时,都会出现额头冒汗,两股打颤的情况,更别提让他去说服他们了。但是,当在位卑者必须说服尊者采纳建议的情况下,他到底应该怎么做,到底该用哪种方法?
下面通过几个故事,来探究一下地位悬殊时如何说服别人。
壹 · 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当时的两个大国。
某天,晋文公和秦穆公找了一个很烂的理由围攻郑国,说它对晋国无理,并且有投靠楚国的意思。
郑文公知道了此事后,十分惶恐。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国,那小国必然死定了。国破而后家亡,郑国灭了,郑文公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吗?想到这儿,急得郑文公匆忙召集大臣开会,问他们秦晋兵临城下,郑国不日被灭,该如何是好。这时,郑国的一个大臣叫佚之狐,向郑文公推荐了一个名叫烛之武的人。
郑文公找到烛之武后,说明来意。烛之武心想:现在郑国快要被灭才想起有我这么个人,你早干嘛去了。况且,第一次用我就让我只身匹马地跑到别人的地盘当说客,这不是让我送命么?于是,烛之武找了个借口,不愿意去。郑文公非常悲伤地说道:「我以前没有重用您,如今着急忙慌来求您,是我的错啊。然而如果郑国被灭了,对您也不好啊!」琢磨了这番话后,烛之武就答应了他。
晚上,烛之武偷摸出去,见了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自己知道时日不多了,假如灭掉郑国对秦国有利的话,我怎么敢见您?」然后烛之武为秦穆公分析了一番为什么灭掉郑国会有利于晋国而有害于秦国。秦穆公听完觉得有道理,就率领大部队回去了。
晋国将领子犯看到秦穆公撤退后,向晋文公请兵去追击秦穆公,说不定能把秦国收入囊中。晋文公拒绝了,并向子犯说明了为什么追击秦穆公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后,也率领大部队回去了。
贰 ·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在赵国执政,秦国就在她根基不稳的时候趁机进攻。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回信道,一定要把长安君送过来做人质,我们才能出兵。
赵太后心里担心长安君的安危,拒绝了齐国的建议,并对前来劝谏的大臣采取了「必唾其面」的闭门谢客对策。
触龙知道此事后,他跟赵太后唠家常时,说:「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得为他们的长久发展作考虑。现在您把长安君放到那么高的位置,而寸功未立。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又有什么资本在赵国站稳脚跟呢?」
赵太后觉得触龙说的很有道理,就把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去了。
叁 · 谏逐客书
秦国地处周王朝西部国境,连年战争不断,导致秦国本地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秦国的高层一般由其他六国人担任,引起了秦国本土势力的深深不满。
有一年,秦国有个叫郑国的韩国水利工程师,在秦国当间谍被抓了。
这就给秦国本土势力一个很好的借口去铲除其他六国人,而李斯正是其中之一。
他们向秦始皇进言,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根本不会爱秦国。更别提他们能真心诚意地效忠秦国。所以,应该把所有的六国人统统赶走。」
在被驱逐之列的李斯是楚国人。他听说这件事后,就对秦始皇上了一封奏书,说:「现在将秦国高层中的六国人统统赶走,这些人就只能回自己的国家,被自己的诸侯国所用。秦国对六国人的态度如此,想要来秦国为其效忠的六国人裹足不前。这样,其他诸侯国就得到了大量的人才,秦国会失去大量的人才,这不是给别国送武器粮食来削弱自己吗?削弱自己也就罢了,被驱逐的人不免心生怨怼,被其他诸侯国用来对付秦国,到时候秦国还能完成统一大业吗?」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撤回了『逐客令』。
肆 · 总结
纵观上面三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说服对方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对方相信,听从你,能对他更有利。
第一个故事:
郑文公深知老来惜命,说服烛之武退秦的时候,告诉他如果你不去,郑国灭了,你也会跟着遭殃;郑国没灭,郑文公会让你遭殃。所以能劝说烛之武成功。
烛之武深知秦晋虽是大国,但貌合神离,竞争不断,一旦一方有了优势就会疯狂打压。所以,烛之武从这点出发,深刻分析了为什么亡郑会利晋,劝走了秦穆公。
晋文公是主帅,原本可以以力服人,不用向子犯解释的。但他深知御下得交心,所以他对子犯的话,也是一种说服,一种心理上的安抚。
第二个故事:
触龙深知赵太后是为了长安君考虑,只是考虑得太浅而已。于是,他冒着被吐满脸口水的风险去说服了赵太后。
第三个故事:
李斯马上就要被赶走,他深知秦始皇想要统一中国的理想,上奏书写出了逐客对秦始皇实现统一大业的危害,亦是从对秦始皇有利的观点说的。
所以说,说服对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相信:听你的,对他更有利。
现在,有不少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去谈判,去请假,去找保安处处长找丢失的被子,去说服别人。无论采用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每句话开头的第一个字必然是『我我我我我』,就像是《哈利波特》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是『哈哈哈哈哈』一样。实话说,你怎么样跟我有关系吗?
对方可能迫于某种压力答应了,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也可能其他。但答应了又能怎样,无非是阳奉阴违。其实,人最容易约束的是口,最难约束的是心。
既然这样,摆事实讲道理吗?辩论赛哪一场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最后不也是谁也不能说服谁?就和希拉里与川普的辩论似的,各自要讲的道理就是让对方下台。
但仅仅读出这些远远不够。
你必须还应该明白,让对方觉得听你的对他有利,你就必须得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不知道对方要什么,怎样劝说都不会找到对方的有利点的。
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一旦被对方知道你想要什么,人家说服你就太容易了。
这就是以上三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