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邓小平曾经说过,培养选任年轻干部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无论是根本大计还是决定前途命运,年轻干部始终是薪火相传事业发展现在的生力军、将来的主心骨。但是目前在年轻干部发现、选用工作还存在来源渠道不广、培养方式单一的问题。现就这一问题谈一谈我自己的认识。
从来源渠道来看,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主要还是集中在党政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培养和发现渠道较狭窄,从企业、学校、医院等方面发现和选拔的优秀年轻干部还不多,但这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相对集中,致使从这些行业表现优秀、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难以被发现和使用。从培养方式来看,县级层面针对优秀年轻干部开展的培训教育主要以开办主体班的形式集中培训为主,经常性培训较少,基层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本单位一般很少有针对性地安排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实践锻炼也主要以在本单位开展业务工作为主,一定程度造成优秀年轻干部理想信念认识不够、理论知识学习欠缺、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尖锐矛盾能力不足等问题。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班子调研等工作,统筹开展好优秀年轻干部调研工作,突出基层一线和实践导向,到“四化”一线、工程项目、田间地头、服务对象中去了解优秀年轻干部的表现和口碑,将发现优秀年轻干部的视野和渠道向国有企业、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等专业技术人才集中的领域延伸。多形式开展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有针对性、系统性开展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方面专题培训,鼓励基层部门组织年轻干部开展理论、业务等方面学习培训,进一步健全部门、乡镇(街道)干部双向跟岗学习机制,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业务部门、基层一线、信访一线以及发达地区学习锻炼,让年轻干部在学习历练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