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享是自私吗?
都说3岁看老,很多2-3岁孩子的妈妈有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不喜欢和小朋友分享,每次拿着东西都抱得紧紧的,大声喊着“这是我的”,这孩子将来会不会很自私啊?
其实,3-4岁的孩子有可能是进入了物权敏感期,他们开始关注,哪些是我的。这种状态和他们年龄阶段的很相符。
这一阶段的孩子,可能正在经历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物权敏感期”。
物权敏感期,顾名思义,就是确认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自己有完全的支配权,而这种支配权经常会很执着地表现为“这是我的,不给别人”。——甚至有可能把别人的东西也拿在自己的手里大喊“这是我的!”
“自私”标签,可能贴错了
这一阶段,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上了“自私”的标签,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物权意识敏感期对于孩子而言,意义非常大。这段时间,孩子会明确界限感。这种界限就是从物品的“我的”、“别人的”开始的,与“自私”没有必然的关系。
在遇到孩子强调东西是自己的时,家长不要逼孩子去分享,会造成他的不安全感,而且也容易让他形成“不管谁的,都应该分享”的感受。
这可能会造成将来:
1、界限不明,插手别人的事情。东西是自己的,大人都来干涉,于是久了,他会觉得是理所应当,也会去干涉别人的事情。
2、没有安全感。自己的东西说了都不算,还有什么安全呢?
3、乱拿别人的东西。既然自己的东西要被迫分享给别人,拿别人的东西,自己也可以“分享”。
其实正确对待分享这事儿可以这么做——
了解孩子各年龄段对物品的感受并有分别对待:
1、2岁之内
2岁之前,婴儿总试图独立做事。在这一阶段,利用孩子“我来,我能行”的心理,请他“把这个东西给……”“那个东西给……”。
此时,他想享受的不是分享,而是可以帮助别人做事情,或者是可以帮助妈妈做事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但利用这一点,让他实质上进行分享,他就会坦然接纳分享这件事。
2、2-4岁
(1)这一阶段的孩子进入了物权敏感期,他拿到东西,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喜欢说,“这是我的”。一旦第一阶段形成了送给别人,或者是帮别人拿东西的习惯,只要他在强调,“这是我的”时,得到肯定,或者说当这件东西真的不是他的,告诉他这个东西是谁的。一盘还是接下来就会欣然接纳分享这,或者把属于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
(2)如果在两岁前没有形成帮别人拿东西,或者接纳分享这一行为话。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在他确认物权意识,说“这个东西是我的”,并拒绝给别人拿,或者说拒绝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因为在这一阶段,他首先要确立我是这个物品的主人。只有在确立完物权意识的基础上,他才可以,在接下来更愿意去分享,更乐得去分享。
假如说在这个阶段,硬性强迫孩子去分享的话,有可能破坏孩子的物权意识,给孩子造成不安全感。
(3)在充分肯定了孩子“这是我的”(当然,指真的是属于他的东西)之后,这一阶段不要过分强调分享而是尽量让他跟小朋友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分享。
3、5-6岁阶段
在确立物权意识之后到了5到6岁,以及之后的年龄段。就可以让孩子猜社交敏感期,意识到,假如说想要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想要和别的小朋友成为朋友,就可以试着拿自己的东西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用5到6岁的社交敏感期,可以更好的让孩子看到对方,看到共同的爱好,以及看到分享带来的益处。
作者:晨光微晓,曾经的教书匠,现在的俩娃妈。用心记录育儿心得、亲子共读经验、和成长思考。欢迎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