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你有你房东的联系方式吗?我要换房子了。”
来信息的是我认识的一位同学,很多天之前她就若隐若现地跟我讲过她和她室友的矛盾。
因为关系好,住在一起,之后才发现矛盾重重。
对方表示:“和她说好今天我倒垃圾明天她倒垃圾,可是明天一看垃圾还没倒…”
“明天我要早起要早点睡早点关灯可是对方一直在打游戏,导致我很晚还不能休息…”
“我跟她说了,她还是老样子,还总说我也没做好…”
…
这些矛盾有因为习惯带来的不可协调问题,也有因为工作带来的作息问题,更有因为自身沟通不到位的。
简而言之就是:对方侵犯到自己的利益了!
于是,尽管是发小的她们开始心生嫌隙,心里都觉得对方有问题。
其实,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
住在一起,等于把最接近真实的自己暴露给对方,这个自己或许懒惰,或许随意,又或许放纵…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所以也很难会有人认同你的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边界,这也是为什么总是自己一个人待着比较舒服…
从“室友不可能做朋友”到“两个人在一起总会发生摩擦”的老生常谈就不难看出:两个人在一起总是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尤其是关乎日常生活的住所,遇见适合一起住的人真的是难上加难。
寻找一个合适住在一起的人,首先需要知根知底,其次还要知道对方的作息是什么,最后还要两个人性格合得来,遇到问题善于沟通,能够彼此包容对方的缺点的。
所以,找室友真的不是找朋友。
朋友是志同道合,可以玩在一起的人,而室友,需要可以生活在一起的人。
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谓的朋友并不是生活在一起的人。
能玩在一起,不代表可以接住你的缺点,更不代表对方能一直包容你。
所以,轻易不要和你的朋友做室友,一不小心,朋友都没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