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记账6年,小哼教你养成记账习惯

打开我的随手记软件首页,显示:“ 今天是2020年3月31日,您记账的第 2187 天, 此账本共记录 6603 笔流水。”

2187天啊,四舍五入就是6年了,真没想到自己可以坚持这么久。

回想下我为什么开始记账呢?答案大概是,因为“贫穷”。

我通过记账,从一个为了钱焦虑的月光族,慢慢攒钱买了自己的房子,实现自己的一个个小心愿,并且再也没有因为钱而烦恼。

很多朋友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干脆写一篇小文章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01 为什么要记账

很多理财的书、课程都告诉我们,理财很重要的点就是开源节流,养一只能生金蛋的鹅(投资的本金)来下蛋,怎么做呢?

第一步就是养成记账的习惯,记账能带来如下好处:

1、知道自己钱都花哪里去了

这点特别重要,很多月光族都会说,感觉自己的钱稀里糊涂的就没有了,如果有记账,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2、纠正自己的花钱习惯

记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回顾自己的花费情况,在回顾时,就会看到很多不必要的花费,积少成多使得你的荷包越来越空。有一个概念叫“拿铁因子”,假如你每天喝一杯30元的拿铁,看起来是很小的一笔消费,但是积少成多 一个月就是900,一年就是10950,30年甚至就是30万了。在我们记账的时候,除了发现我们的大块的冲动消费外,还能找到自己的拿铁因子,加以纠正。

3、弄清楚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

对自己的经济情况心中有数,在做一些冲动消费的时候,就会谨慎一些。

我的实际经历告诉我,记账绝对是一个值得养成的习惯。

02 为什么坚持记账困难

在我看来,记账这个习惯,比起早起、运动、学习等这些需要意志力的习惯,要容易坚持多了。

坚持不下来大概有这几个问题:

1、没有动力

很多人觉得,反正我钱那么少,怎么记录都不会变多,没意思。

其实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要记录和分析,看看还有哪些收入和支出是可以调整的。

2、太繁琐

觉得太繁琐的,是自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得太过琐碎或者花太多时间。

3、自己统计和对账太麻烦

借助好的工具,事半功倍,我个人不推荐用纸质的本子记账,很不好统计。

4、没意义

有的人,记了一些的流水账,但是没看到什么作用,就放弃了。

其实记账要坚持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数据才有意义,并且还要学会分析数据和反思才会有效果。

要克服这些困难,其实就是2点:

选择一个好用的工具,行动起来。

03 我是如何坚持的

成功坚持记账的我,背后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工具,那就是随手记,好的工具等于成功的一半。

刚开始使用不太适应,磨合了一段时候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还有很多其他优秀软件(比如挖财),我仅仅分享我使用随手记记录的经历。

1、随时随地,记

我使用有点像闪婚的感觉,也没做什么对比,选择了这个应用之后就开始记账了。

设置了一些常用的分类,一笔一笔开始记录。

随手记有app版和web版,并且更换手机电脑,只要登陆账号数据就会同步,随时随地,方便记录(关键还免费)。


2、设置模板,快

设置常用的模板,记录起来特别快。

只需要打开app,点击 记一笔,选择模版,填上数字就好,每天花钱的机会也没几次,操作很快。

我最近还发现苹果手机可以用快捷指令记账,点一下就可以,更方便了。


3、合并记录,懒

很多记录不需要太详细的,可以合并。

比如:公交的支出,就不用每一次刷卡都记录一下了,而是充公交卡的时候记录即可。

再比如:比如你早饭在3个早餐店买了吃的,不需要记录3笔,合成一起记录就好,或者一天记一笔总额,也是可以的。

分类上也可以合并,比如买水果和吃饭,我最开始是分开的,后来觉得没必要,就合成了一个分类,叫 “吃饭等”。

4、设置账本,简

随手记上可以设置不同的账本,我的账本主要有3个:现金账本、理财账本、房子账本

我所有的支出都记录都走现金账本,就不去分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微信这些,减少记录的麻烦。

每个月还房贷,我就从现金中转账近房子账本,这样我也很清楚的知道我房子究竟花了多少钱。

5、及时校对,准

有时候会漏记,很正常。

所以我每隔一段时间,会校准账户余额。

如果对不上,我会以烂账的方式统一记录一笔支出校准。

6、报表分析,思

随手记的报表分析功能很好用,收入支出表,可以一目了然看到自己的钱花在哪了,每月每年,盈余多少,清清楚楚,还可以分析和改正自己的消费习惯。

此外,还有一些更高级的报表,可以全方位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

我现在每个月、每月会检查自己的结余情况,分析自己的大块花费在哪里。


7、查看资产,喜

看着自己的现金越来越多,真的特别开心。

从记账开始,我真就越来越抠,不想让数字变少了。


04 总结

我现在花钱后,条件反射打开随手记记一笔。

很多人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没坚持记帐,希望我的方法,能给你有一些启发,衷心祝愿你的荷包也越来越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