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晚上八点半,手机铃声响起,这个点儿的陌生电话大概率是家长打来的。果不其然,电话那边上来先质问了一番,为什么在钉钉上的电话号码不是我的,这个问题把我弄晕了,难道这几年的钉钉,我一直在用别人的号码?天真的我,还以为钉钉系统升级,把电话搞错了呢。转念一想,不是让孩子们记过我的号码吗?电话那头接着说,孩子记的也不对。挂断电话,赶忙让同事确认了一下,钉钉上的电话并没有错,才明白,这是家长的套路而已:先发制人。
对于我,这个套路果然奏效,因为一直沉浸在不好意思中,就任由他先发泄了一下对现在教育的不满:“为什么钉钉群里不发作业,光发一些安全教育、学习强国等。”作为老师我也很委屈的好吗?做学生的时候写作业,当老师了,还要和学生一起写作业。我强忍自己的满腹牢骚,听着家长的“控诉”,他的儿子非常聪明,之前的学习一直是妈妈管理的,现在轮换到他了,双减的到来,作为家长,看不到孩子在家写作业,他开始焦虑了。总担心孩子成绩会落下,因为孩子不在家写作业,让家长没有了参与感。
简单地把今天课堂上发生的事情,跟他说了。顺便问了一下,孩子是否跟他分享了今天的事。他说没有,并补充了一句,孩子比较怕他。听到这儿,我便知道他是怎样的家长了,满腔热情没用对地方,看来孩子因为他的严厉,产生了畏惧心理,并不敢把真实的自己展现给爸爸。经过耐心地沟通,他也知道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问题,简单粗暴短时有效,但并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长远教育来看,这种方式并不可取。用尽所学,教给他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后,明显感觉到之前的气势汹汹已经荡然无存。
第二天课间时间,孩子竟跑过来问我:“老师,昨天我爸是不是给你打电话了?”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孩子慌了,手不停地搓着衣服,嘴角抽动着:“完了,完了……”看到孩子这样的表现,我心疼了,忙说:“放心吧,你爸爸不会再用以前的方式对你的。”他半信半疑地说:“真的吗?可我觉得会被狠狠收拾一顿的。”说着,怏怏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紧接着跟了过去,告诉他:“不用担心,有什么事情可以好好和爸爸商量,比如,你希望他怎么管你的学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的,相信心平气和地交流,爸爸会听的,不信,你可以回家试试。”
安抚完孩子,我也松了一口气,多么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好好学习,真正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爱和尊重,而不是任谁都可以对学校教育“指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