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2》

电影文戏方面拍得挺好,这种主旋律电影,其实就该配上最好的IMAX 大屏幕。近年来我们这个国家在电影工业化特效水平上进步很大。

之前《长津湖》、《流浪地球》都是一流水平。

电影故事讲的是李默伊一家三口在国内短暂相聚后奔赴朝鲜战场又相聚,串联进抗美援朝历史背景里铁原阻击战的故事。

编剧这叙事模仿能力像极了好莱坞商业电影《泰坦尼克》,把一个海难沉船事故,讲成了爱情故事。

《志愿军2》则讲成了,为国家打强敌,全家齐上阵。

电影之所以是主旋律,就是我们这个国家今天国泰民安,全是上个世纪50年代里很多流离失所的小家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换来的。

回看近现代中国战争史,抗美援朝其战争艰苦程度以及惨烈程度远超过去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这种主旋律电影有一个通病一直

把电影里敌方,描述得刚愎自用以及个高人笨、蠢的特点,有着超出正常之人傻冒样子。而我军最后以某种程度的聪明和巧合,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最终战胜了敌人。

铁原阻击战里这次的敌方是李奇微,战争经验和指挥作战能力,一点不输迈克阿瑟,毕竟李奇微也是西点军校毕业,还参战二里率领部队登陆过诺曼底。

志愿军在装备实力上有着绝对差距情况下,只能打伏击、突击、阻击、游击类战役。

电影里时间线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期间,且第四次战役还打败了,铁原作为转移战线、后方补给等有着很重要战争地位。

这场阻击战是彭大将军下了死命令必须守住的一场战斗。

直线正面对抗西方国家战争,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完全不是对手也不是一体系。

他们是海洋文明,中国是陆地文明,不是一种体系文明

因为海洋文明并不会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地方排序,他们的特性是扩张。

我们中国人是讲究社会上的秩序,讲究不要流血冲突,讲究要讲理,因为我们本性是在一个陆地上排秩序。

西方文明是:“扩张才是硬道理”,看谁扩张能力强,谁能抢东西抢地盘。

另外我们几千年的中央集权制体制,还讲究这种“以和为贵”的中庸儒家理想,不像西方文明是只讲对错,不讲道理。道理都是由胜利方去主导,他们是慕强文化,不是儒家文化。

最终决定战争天平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战争的意志,因为志愿军是背负着打不赢就会继续挨打,会亡国的危机在身上,不像漂亮国他们觉得难打、打不过、继续打不划算的战争意志。

最终抗美援朝的战争是胜利了,但代价很大,赢得不够响亮。

由于《长津湖》取得了很好电影票房成绩,陈凯歌导演也算拔得筹码,把志愿军系列一分为三。可能明年上映的第三部也不会差到那里去,电影紧凑感其实没有《长津湖》那么衔接得好,因为电影是一个宏观叙事,并不聚焦在某个特殊战役里。

所以这部电影也有着不是很完美的地方,不像长津湖系列那样,陈凯哥导演擅长文戏方面,林超贤比较能玩明白美学暴力和爆炸,徐克更擅长特效和视觉画面。

也不算太差的一部电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