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看到最后
01
大学四年的生活,我依旧延续着学生时代的方法,规规矩矩学习,谈恋爱,尝试各种社交,我发现自己在人前比较胆小的缺点,我逼迫自己做出些改变。
因为很多事情都过不了一贯思维这一关,所以很多方面也没办法破圈。
我看有些同学,比较厉害,既能在学生会和学习之间混得风生水起,可我不行,我仿佛不擅长安排时间,总是混沌度日,不知自己该要去往的地方。
比如那一句经典哲学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套用我身上,真是迷糊。
时常被感情影响情绪,明明知道这是一段不可能的感情,还是因为自己曾投入的时间不少,舍不得放下这段沉没成本的感情。
我想我那时候对待感情的态度应该受我的经历所影响,拉拉扯扯,藕断丝连。
好在,我们在毕业后各种的生活里丢失了彼此,好在,都成为了过去,挺好的。
换到现在,我要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不堪设想。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值得歌颂,放弃也同样值得歌颂。
大四的第一个学期,我为了毕业能有口饭吃,早早就准备了秋招,看重了一家广东的企业,这样离家近一些。并且和这家公司签上了三方协议,还真觉得自己不会去选择,那么稳妥?为了图方便不麻烦,我根本就是放弃了选择别的机会,直接拒之门外。
我当时联系上这家公司我们学校的学长,他劝我有别的机会就多面试别的公司,对比对比再决定。当时我对自己的不自信,我没有那样做,往后我再也没有面试过任何一家。
其实我还是对于那时候的善罢甘休有些责怪,可还有什么办法呢,可能命中注定我就是早婚的那个人,注定很多事情将会安排在我的未来。
02
朋友Y看了我的文章,他发问:“觉得好神奇,我一直想知道触发结婚的那个点是什么?”
“我总感觉我好害怕,害怕遇到的人不是能走过一生的人,好害怕,比如结婚了又离婚了,孩子又重复我的遭遇。”
至于朋友的想法我倒没有那么悲观,小时候父母的感情不好,导致孩子过得也遭罪,但是我认为来人间的终极目标就是向往幸福,当我遇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我会奋不顾身冲向他的怀抱,是不是恋爱脑了?
我们谈了一年的恋爱,他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我很少感受到家的温暖,他说他从小都不缺爱。
他从来都不问我的家庭条件,从来不会在意我的家人是什么样的,如果我的家人贫穷就会把我踢一边,我想他仅仅在乎的是我这个人吧。
那时候我认识的他缺点连篇:比如说他爱打游戏,打了游戏谁也不管;晚上刷手机没完没了,不到十二点钟不睡觉;工作没有动力,拿着死工资,不设想未来应该如何等等......
那时候被领导知道我们的情况,他还特意问了我,还去询问他的领导,最后我的领导在一个饭桌上跟我说,他这个人,还是很靠谱的,结婚了他心就稳了。
领导在强调他阅人无数,错不了的。
我领导的那句话就跟一个g一样,算进了我的心。
那时候自己认为假如谈那么多次恋爱还真累啊,还不如留出更多的时间给自己提升,和他还能处得来,实在不行就这样吧。
我们后来因为某事吵了一架,很凶,他还把我晾了两天,回到自己出租屋我哭着想要劝自己放手,我没有接他打来的任何电话,第三天,他借着酒劲一把把我抱住,跟我说着他的世界不能没有我。
再过了一个星期,我发现我自己肚子很饿,但是一吃东西就胀肚子,几番周折才知道自己怀孕了,一看孩子已经两个月大小,就这样这个婴儿呆在我的肚子里两个月,我居然未察觉。
那段时间经常加班,情绪不太好,月经偶不正常。
她是一个生命啊,我有权利剥夺吗?
这些种种的事件交叉,然后我们迅速结婚,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我们提前组合成为命运共同体,对我而言,结婚是那么简单。
03
回顾我婚姻生活的开始,还真是有些荒唐。
我选择了先成家后立业,我选择了一个极其普通手上没有多大资源的男人,我选择远嫁距离家乡以前七百公里的山东。
从一开始就被命运捉弄一番,你们将会期待看我矛盾不停的婚后远嫁生活吗?
同是公众号的一位作者在对话聊天中给我指引关于选择的一个原则。现在分享给大家,“两权相利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指的是比较两件有利的事情,选择利益大的;比较两件有害的事情,选择害处小的。
做任何选择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声音,并且遵循以上原则,尽量减少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你学会做选择了吗?
我是会会,95后南方姑娘远嫁山东,记录远嫁真实生活,写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字,陪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