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节,玉皇桥头的空地上,突然某一天有人运来许多石碑的胚,后来发现是来了一位刻石碑的匠人。
约十来块石头胚被整齐地排列着,路边的树旁简单竖起一块木牌,上书:刻碑X师傅,电话号码等。每天上下班我都会从这里经过,下午下班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停顿片刻。这场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
这位师傅看起来和父亲年龄相仿,身材瘦小,头发也几乎白了。我停下脚步,看见他仔细地拿着尺子在平整的石胚上划出整齐的格子。流程大概我是知道的,画好格子然后用毛笔写好字,最后再用凿子凿出或凹或凸的字体来。
这样做出来的是最简单的。时间久了,字体上的墨迹褪去了,久了就要重新描一描。父亲的大字写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他认为自己写的远远不够好,所以仍然每次请了附近给人写对联的师傅来。
再到后来,父亲发现到打印部可以做出更多不同的字体来,而且效果更佳,于是手写果断地换成了电脑体书写。
再过几年,简单的石碑款式在农村已无法满足许多客户的需求,有要在墓碑上加照片的,有要单独做墓地的……
偶尔我回家和父亲聊起家常,他会和我说起,我看着他花白的头发,想起他多年的风湿关节痛,老慢支,总是劝说他,有生意就做一做,权当是不荒废了自己的手艺,闲时也能创点收,太难太费神的就不要去做了。顺其自然,不要太勉强自己。
每次他总是说,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做这个事情,也是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别人都时兴新样式了,你如果不了解,如果做不了,别人就不会找你了啊!父亲这样一说,反倒是我说不出话来了,心里瞬间就升起许多的惭愧来。
在我的心里,总认为父亲老了,担心他,可是他其实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努力和上进。
近些年农村都时兴做整套的墓,父亲费了很大一番功夫去找货源,跑了好几个地方,费了许多周折,慢慢地也将整套墓的业务做了起来。记得第一次他去进货,交定金,找车去拉货,我硬是跟着担心了好些天。倒真的不是说怕他被人骗了钱,更担心的是父亲如此积极的心被坏人所伤,会被打消积极性。毕竟,他不再是三四十岁,而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直到他第一笔生意完成后,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下午上班路上,路过那位老师傅刻碑处,又想起父亲。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母亲说父亲最近忙极了,有几天忙不过来还请了几位师傅来帮忙。我叮嘱母亲一番,让她和父亲一定注意身体……
父亲虽然一生平凡,他身上除了忠厚老实,那种积极的生活状态,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我作为他的女儿,为此发自肺腑地感到骄傲和自豪。相比之下,自觉惭愧万分,自己是没有继承父亲爱学习的优点?还是太过懒惰?还是该反省一下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