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事不能拖,话不能多,人不能作
谈笑在指尖
有这样一句话:事不能拖,话不能多,人不能作。读后深有感悟。
事不能拖,按时就好
生活中有许多的事情,拖着拖着就黄了,人也在拖的过程中被变老。陶渊明在一首诗中写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大意是告诉入们,时间是不等人的,做事不能拖沓。只有把握好时间,及时做事,才能迎接美好的将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守住“勤”,忌掉“懒”。
曾国藩也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人都有懒惰的心理,每天的忙忙碌碌,谁都有累和乏的时候,免不了想偷下懒。但是,做事最怕的就是一个“拖”字,“成事在勤,谋事忌惰。”成功者与庸人之别,就在“勤”与“惰”这个字上。
我们常常能看见有些人,想得很多,做得却很少,把想好的事情一拖再拖,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回头一看,别人都升职加薪变帅变美,而自己却还在生活的泥潭里苦苦挣扎,没有任何的起色。成功者大凡都是立即行动者,只有立即行动了,才能挤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提前去抓住机遇。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看他走路的速度和力度如何就可知了。速度快、力度强的人是沉稳而又干练的人,这种人成功的几率比较大,拖延者的脚步始终是“慢三拍”的,而成功者往往是要比一般人“快三拍”。
话不能多,精辟就好
嘴巴厉害的人未必都是好的,说话留有余地,留起一些话不说,是一种境界。切不可把自己置于进不可攻,退不可收的境地中,一个剑拔弩张、喋喋不休之人,显现出来的是浅薄俗气、缺乏涵养,并不受多少人欢迎。
人人都有一张嘴,都能说话,很多事情我懂,不说,并不代表我不知道。说得多,不代表说的对;少说话,多做事,不妄议、不说破,是说话有分寸,做人有尺度的一种表现。
很多时候,口沫横飞,比不上适时的沉默,说得太多会让人觉得你浮躁,甚至觉得在胡说八道。与人谈话,需要的是精辟简要,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德精炼之人,知已为善不足,非不得已是不讲话的;急躁之人,急于自售,所以话说得特别的多。
人不能作,适当就好
何谓“作”?“作”是不安其位;是肆意挑衅;是不自量力。为人处世,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好做人的“尺度”,既不卑不亢;也不断然直击冒进。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因为情绪问题而“作”的,因而遭到贬谪、丢命,现实生活中,也能看见不少的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摆错了自己的位置,做出了一些逾越的事情,使得事态的发展失去控制。
《水浒传》里的那个牛二,临死前的名言是:“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结果被杨志一刀毙命,这就是作死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坐高铁霸坐;有的人,明明可以好好开车,却偏要插队堵路;明明可以按规则走路,却偏要去犯禁。世间万物,自有因果,“作”的结果,弄不好悲剧就会降临,大多数的恶果,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事不能拖,话不能多,人不能作。事不拖,是对自己和他人负任;话不多,是多反思自己,做人有分寸的体现;人不作,是情绪稳定,举止大方得体的表现。人生路上危机四伏,唯有脚踏实地,谨慎做人,不断反思自己,才能走得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