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得及看上篇的小伙伴,请戳这里:尤先生的旅游网红之路 上篇
到埃及我治愈了一名病人
到了埃及,一下飞机,没去宾馆,我直接冲到银行,把所有钱都取了出来,心想:哪怕没钱了,去要饭,也要把小李子的病看好。取了钱我就带他去开罗的市医院看病。
埃及的医疗体系和中国不太一样,拿药和打针这些都是在药房的,医院只负责看病。医生看完病后告诉我们,只是有点感染,好好休息,吃点清淡的,再去药房配点药打个针,一天2针,打5天,就好了。
到了药房,我就把医生开的单子交给一个眼睛很大的埃及姑娘,我们四目相望了两个回合之后,她说:「你在等什么呀?」我说:「你不帮我朋友打针吗?我们没人会打针,你能帮我朋友打一下吗?」「不行。」我就问她:「为什么不行?」她说:「我们这里宗教规定,未婚女子不能观看不认识男性的裸体。」「这不是裸体,这就是屁股而已。」她说:「还是不行。」
我和她理论了很久,小李子就在旁边很无助的看着我。于是,我对小李子说:「求人不如求己,我帮你打。」那一刻,他的眼神更绝望了。然后她就教了我很多打针的知识,回去以后,我又百度了一下:怎么打针。
其实也是很无奈的,那时候没人肯帮他打针,即使我不会也不能不管他死活。毕竟出来的时候是个大活人,总不能回去的时候给他父母寄盒骨灰吧!再说他女朋友,到时候来问我要人,我总不能说:「我把自己赔给你吧?」做人不能这么无耻。
到了第二天早上就要帮他打针了,场面还是相当诡异的,一个男生光着屁股,床边还围坐着三个女生,很奇怪,我就说:「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女生们说:「没关系我们不介意。」我只好又说:「这不是你们介意不介意的问题,是人家介意不介意的问题。」死劝活劝总算把姑娘们都劝走了。
这时房间就剩下我们两个人,大家都是第一次,彼此都很紧张。我就和小李子说:「你不要怕,我昨天试了很多次,应该没问题。你准备好了吗?」「我准备好了。」「那我要来咯?」「你来吧!」那时候脑子只有一句话叫长痛不如短痛,于是我就拿着针头“chua”一下,5秒钟就打完了。然后拿着针盒一看,注射时间18秒-25秒,我赶紧把针盒全部扔掉,免得影响患者心情。
到了下午的时候,小李子对我说了一句极度诡异和暧昧的话:「尤哥,你摸一下我的屁股。」我说:「先生,请自重。」「你摸吧。」「我不。」他就硬拉我的手往他屁股上按,哎呀,他这个屁股肿起来了。他一脸天真地问我:「你有没有觉得我屁股肿起来了呀?」「没有啊,挺好啊。你这个就是病人焦虑症,要好好休息,下午再好好打一针,明天就没事儿了。」
吃完晚饭以后,我就往他另一边屁股又打了一针,第二天早上,我问他说:「你摸摸你的屁股还肿吗?」他说:「欸?不肿了。」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就这样我们度过了这段旅程里最艰难的时刻。
现在回想起来,竟然遇到了这么多操蛋的事情,而其实每个人生命里都会碰到这些事,当没有人帮你的时候,就要想怎么拯救自己的朋友、家人,怎样成为自己的英雄。
后来我们又一路走到非洲,给那里似乎永远学不饱的孩子当老师,从学渣瞬间变成啥都能教的大书匠……
回国到新东方“教书育人”
在游历了一年后,看过了战乱,见识过疾病,经历了九死一生,同时也看尽世界的缤纷落叶、人情冷暖,尝试过偶然相遇的美味,也品味过离别的酸惆。
在流浪的岁月中,我曾两次问过自己,人为了什么活着?最后,当我再次回到故土后,我感受到了“追逐”的快乐。我相信,人活着,当老了的时候总要有一段回忆,能让自己讲述起来的时候热泪盈眶。
话虽如此,刚回来的时候还是很方的,因为我什么专业技能都没有,人还是要吃饭才能活着的。
但我并不是没有想干的工作。我的整个大学时期没有什么正经爱好,唯独有两个,一个是爱看杂书,另一个就是英语。最后为了节省时间,我就干脆把两个爱好合二为一,变成看各种英语小说,有时候便想着如果能当个英语老师其实也不错。我一直觉得中国大学的氛围很差,一直觉得老师不应该是这样的,老师应该是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能和自己的学生蹲在角落抽烟,能在路边喝酒的那种,但我又没有教师资格证。
不过我知道有个叫新东方的机构,会招各种奇怪的老师教英语。当时脑袋一拍就决定去新东方教书吧,英语还算过得去,准备了三个月,关掉了手机,关掉了QQ,每天搞12小时,这三个月里我基本没走出过家门。三个月后,我给新东方投了我人生中第一封简历,是一封很长的简历(直到现在读起来都他妈声情并茂),后来他们让我去面试。
我当时想,如果新东方不要我,我就告诉他们我愿意免费工作,就当学习了,因为如果对方不要我,那很可能是我缺少什么能力,我得好好学一下,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但没想到一路高歌猛进,主管非常满意,到6月底的时候已经给我排好了课。生活就是这样充满鸡血。
六月的某一天,我签下了我的工作合同,而一年前的那天,我落寞地走出大学校园,想着作为一个没有学位证书的操蛋以后要何去何从,手上那张薄薄的毕业证书弱不禁风,但当厕纸却嫌硬,那天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条便秘的萨摩耶,就是我家以前养的那条萨摩耶。
在我要去上课的前两周(这时候我一节课都没上过),我主管给我打电话说,外地有个大学讲座,要找个老师过去,问我能不能压住场子。其实我根本没概念,但我想都没想,就说:「我觉得可以的。」最后讲的效果非常好,主管很高兴。
在我开课前3天,主管又打电话给我,说还有一门课,缺老师,你能不能上,我当时想了想觉得那门课难度不高,我觉得我可以,然后说:「没问题。」
那两个月我基本每天5点半起床,坐车去校区上课9小时,回家备课到凌晨一两点,每天这样,持续了两个月。好多次我都觉得我自己快死掉了,真的熬不下去了,但还是坚持住了。
那一季度我的打分是全部门最高,当时我的收入是税后2万8。我的业绩一直很好,我想了想是应该涨工资了,但新员工规定是1年内不能涨工资,但我还是给我主管提出了我要涨工资,主管非常爽气,直接给我涨了,也就是半年的事情。
这段时间我得出的工作心得是什么呢,就是我从不花心思在人际关系上面,我只是埋头把自己的事情拼命做好,然后提出符合我能力的要求,否则我就走人。
再后来学校要提拔校级演讲师,那时候我入职依然没有到1年,但我还是去了,校长一看我,这小伙子细皮嫩肉的,当年整个上海新东方只选6个人,我成为了当时全上海新东方年纪最轻的演讲师。这时候我就很高兴,因为我也是我们部门唯一一个演讲师,除了我没有人能讲一千人以上的大讲座………所以,我又去涨工资了,主管大笔一挥,给我连涨了三级。
辞职变成旅游界最骚气网红
虽然那时候工资还算不错,但后来我做过节目烧掉很多钱,自己平时花钱也根本没谱,完全没理财概念,信用卡欠款一大堆,但这时候我考虑的是什么呢?不是再去涨工资,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教书的,再涨工资也不可能有多大提升了,企业不是白痴,我又没兴趣进管理层,所以我基本把自己的人生路看到头了,干下去也就那样了。
那我是不是应该别让自己花钱花得这么厉害?不是的。我想了想,按照我这种旅行的频率,包括我还想做很多事情,以后我还想自己拍片子,搞摄影,出旅行图册,带女朋友玩,这些事情都贼烧钱。有时候我算了算,一身冷汗,但我并不准备把这些计划取消掉。
所以在经济极度危机且背着一屁股债的情况下,我依然不想去省钱,因为人要往前看,我反而决定辞职。当然我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饿死的,但实在不行我就再回去上课。
于是我又花了很多精力去看其他网红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大致摸清楚路数后,学习了一下,基本都是开店,但我又懒得专门开个店,很累,所以我就想到了旅行时候淘货,利用国内外一些东西的价格差,来赚取其中的差价,买家觉得开心,我也赚的开心,定期卖一波就行,这就叫信仰充值。
只要能维持我把我的旅行内容做下去就行,总能越做越大的,我甚至都会意淫3年后中国旅行网红里,就属我最骚了。嘻嘻。
人从意气奋发变成得过且过、变得犬儒是个痛苦的过程,痛苦的并不是结果,因为当人真变成那样的时候便没了痛苦的感觉,但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让自己内心的冲动和勇敢为了一些很无奈或很无耻的理由让步,当我们让出第一步时,便有第二步,还有第三步第四步,还有很多步。而每次让步终将变成将来对自己的自责和埋怨,这一切都是痛苦的因,而最后终将收获痛苦的果。是凡人,一定会有因果,谁都逃不了。
每当低落时,我总是会用很多美丽的东西来安慰自己,比如我希望父母身体健康,以后可以去开个农场,带着女朋友去海边做做渔民,一起和我做做背包客。等老了以后要布置一个装饰超奇葩的家,养一个很会泡妞的儿子,总之很多很多。而现在我正在奔向我的第三个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要感谢很多人。
旅游网红是怎么到处浪又把钱给赚了?
很多人好奇,我们是怎么做到全世界地玩儿还能把钱给挣了?其实我写过这个事儿,通常分以下几种情况。
1、肉体圆梦型
这是最神奇的一类,基本你们不留心很难发现。在早期我写过一篇关于外围女故事的文章,包括接触过一些情色行业的群,当时我观察了非常久,还接触了一些姑娘。后来我搞到了他们的朋友圈、微博,然后我就发现了极度诡异的这么一类人群,小到微博几百粉,大到微博上万粉,很多都发布各种旅游内容,到处玩儿,这是最诡异的一类,做一段时间攒一波钱,然后出去胡吃海喝。
2、时无英雄竖子成名型
早些年,背包客那一套刚传入中国,“感动热泪盈眶,永远活在路上”那一套特别吃香,忽悠起来非常好使。文艺青年是被消费的大群体,然后再出两本垃圾书,不知道写的什么玩意儿,比读宪法还枯燥,但那年代没人,也还没出去玩儿的概念,赶上了好时候,看着很牛逼,其实大多数都是文盲,只是趁早奠定了江湖地位,属于业界大佬。成名已久,那各种活动也就自然而然源源不断,算是挖到第一桶金,即便过气了,开个客栈,旅游局供养一下,网站合作一下也是能活得很滋润。
3、数据欺诈型
这一波是最没技术含量的,粉丝动辄几十万甚至百万,但在网上完全没有人设,只是大概知道个性别吧,往往冠名是XX旅行家,数据也不差,每条微博好几百个评论和转发,在某宝上每个月花点钱维护。但你仔细看就发现很诡异,百万粉,每条都好几百条转发,还是一个黄V,都没变金V,证明实际阅读量很低,但绝对能骗广告和骗合作。可能很多人会问:甲方这么傻逼?真的有这种没脑子的,或者操办人只是想完成KPI,表面上好看就行。
4、教派型
典型的就是属于我这种,除了旅行,发表一些观点,扯扯淡,撕撕逼,把我的个性放大,放到网上,建立人设,培养粉丝黏着度。平时卖卖东西,平台上进行粉丝变现,简单来说,叫信仰充值,纯靠粉丝供养,类似于搞个教派,设个法坛这种。当然我这种属于打鱼晒网偷懒的,因为我爱好太多,想写东西,想拍照,想虐狗,还话多。专业点的直接架起一个团队自己控制商品,建立固定的商品销售,稳。
5、上述版本的升级版
如果④版本做起来了,未必自己售卖,只要有火的迹象并且被一些经纪公司看上,背后就会开始有团队运作,博主负责的工作是把控内容,后台商务方面全部由公司出面搞定,产品变得多样化:广告、实体商品、代言、文化周边出产。
6、有钱任性型
这类人生赢家其实很多的,不要以为很少,家里有钱的多得是,有的是嫁了好老公,有的是富二代,没想过要做职场成功人士,人生赢家。或者是早期发过一笔财,然后就安安心心开始享受人生。
差不多就这几种。
——强行Q & A环节——
Q:尤老师,请你讲三个在旅途中遇到的有点悲伤的故事。
A:我在非洲生活的时候,宿舍门口有个小卖部,小卖部老板拿出他做的一个手工戒指,戒指的内侧写着一个姑娘的名字,他炫耀地问我觉得这个戒指做得如何。他曾想把这个戒指给他的爱人带上,但最后那姑娘没有等到他从国外回来,嫁了人。后来他一直没结婚。那时我想和他说「英雄,愿你有份不悔的爱情。」
我在北京听一个伪娘和我说他的人生蜕变。「你知道吗,其实以前我和gay交往过啦,他们对我都超好,但我还是觉得不行。」「为什么?你不也喜欢男生么?」「不,我是喜欢男生,但我认为自己是女生呀,他们还是把我当男生,所以就算他们对我再好,我也不能自欺欺人啦。」
我在菲律宾的一块坟地里遇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那里曾是一块贫民窟,当那里的居民逐渐搬往居住条件更好的地方时,那个老太成了坟地里最后一个居民。我问「你为什么不走呢。」「我在这里和我老公结婚,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十年,但他现在入狱了,我不会离开的,我会死在这里。」这个黄土埋到脖子的老太太在和这个世界战斗,她在用她最固执的方式守护着她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回忆,她的青春,她的爱人,和她每天看到的夕阳。
Q:尤老师,我们的读者都很焦虑,请你送给他们一句话?
A:有选择的生活真的太好了。
Q:…………
Q:尤老师,最近很多明星人设都崩了,你这样卖人设,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人设会崩?
A:呵呵,说我人设会崩简直就是在侮辱我,这个采访到此结束吧!
Q:…………
最后,希望你们都能像尤先生说的那样,有选择地生活。
作者:装机小师 编辑:酱醋茶、戴老板 视觉:小螃蟹
照片、视频由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