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分享一篇叫做《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这种类型的文章我以前也看见过。当时会有写文章反击的冲动,但写了几个字之后又觉得没什么意思。
而我现在担心很多准备开始学习,或刚刚起步的人受到这篇文章的影响而选择放弃。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坚定的终身学习者,那可以不用看这篇文章,加个好友,交流一下心得更有效率。
首先谈谈这篇叫做《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作者其实不是拾遗的公众号,官方已经出来辟谣了。原作者是将拾遗以前的《罗振宇不会告诉你的事》进行了改编和扩充,并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读者。当然拾遗当初的做法也不一定多么高明,但文字上比这篇中肯许多。
文章首先提出的观点叫做知识焦虑,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人们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这确实是事实,但我想问一句,知识焦虑一定就是坏事吗?就像你到一个城市游玩,但只有很短的时间,很多景点去不了,你会焦虑,但焦虑之后呢?你是不是会去收集信息,进行取舍,最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剩下的以后有机会再说?同样的道理,在知识的世界中,每一个领域都是大好河山,各有特色的景点。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其中的美丽,从而产生愉悦的感觉,但也会伴随一定的焦虑,但人是不断学习进步的,前一两年焦虑,并不代表之后也会。相反,如果你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为自己的知识储备焦虑过,才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文章第二个矛头指向了知识付费,其实我一直很奇怪,知识付费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上学不要书本费吗?买书不要钱吗?从小家长和老师就告诉我们知识是无价的,怎么到现在却成了一个需要被讨论的问题?之后,作者举了一个花了很多钱但没有进步的人的例子,这种例子肯定存在而且有很多。就像在学校里,一个班的同学,同样的老师,也有不同的成绩,你自己不去多思考,多学习,多问问题,却一味的埋怨老师的教课方式,落后的教育制度,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啊。
文章里说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因为都是碎片化知识。这里基本都是照抄了拾遗之前的那篇文章,说的有没有道理,有!但不完全对。碎片化知识最好是建立在你的知识体系之上,但什么是知识体系呢?我认为所谓的知识体系也是用碎片知识粘起来的。有些人可能会反对,说知识体系是前人总结好的,怎么能说是碎片粘的呢?那我想问一句,那前人的知识体系是怎么来的呢?是的,知识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碎片化的,但当碎片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些人就开始进行了整理,将碎片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形成了方便人们理解的知识地图。但这个地图不是你画的,你只能看看,有精力的话,会按照地图走走,但地图实在是太大了,你最后所熟悉的也就是那小片地方,这块地就叫你的知识体系。但这并不妨碍你搭交通工具出去旅游啊,而这些知识付费内容就是火车,飞机,轮船。可以载着我们到自己感兴趣但陌生的地方。它就像游戏里的DLC,只是丰富你的生活,但并不影响主线的发展。
文章还说要对症下药,不同程度的人应该因材施教,真是笑话,这个不要成本的?说别人告你的是未经你思考的知识,当然记不牢,这点没错,但你倒是思考啊!谁不让你思考了?剩下的都是教你如何学习,讲的东西都对,但这些在罗辑思维公司的得到app里都讲过,而且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专栏要比这篇文章讲得好得多,新书《跃迁》我也读了两遍,很有收获。这些听过一两期节目,也没有深入了解过知识付费产品的作者,为了流量所写得文章当然也没有什么说服力。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分为心理、时间和实践。心理上,要放低预期,不要有上完这个课就能够成功这种想法,而是想自己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期间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要被动的接受,多想想老师有没有说错的地方。时间上,一定要量力而行,我之前订了两个得到的专栏,每天的学习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一般都是在上班路上或者下班的时候听。听的都是碎片化知识,但一段时间过去后,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做事的方式都有了变化,这种东西都是潜移默化的,就像罗振宇老师每年的演讲题目一样,要做时间的朋友。最后聊一下实践,有可能的话,一定要多尝试,像写作,编程,在工作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尽量找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去深入学习,不要叶公好龙。虽然学到的东西不能全部应用到生活中去,但却一直在锻炼我们的大脑,改变着我们对人和世界的看法。
虽然从外人眼里看来,这一两年我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我知道自己成长了不少。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但这正是我继续学习的动力。以前听“活到老,学到老。”像是一种口号,但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本来想理性的写这篇文章,尽量客观全面,但其中不免还是有些情绪。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准备踏上终身学习道路的同学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