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近自己状态不对,是能感受的初来的。从肌骨PT复习的第一天将游戏下回来时,就感受到了状态的不对。不过真要说的话,其实这状态也持续了蛮久的了。似乎从高中毕了业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活在那种浑噩的状态。没有你需要追赶的人,没有在后面追着你的人。即使状态不好,也再没有谁会告诉你那节课下课去办公室找他,也没有那个人会在一切结束后告诉你,“加油!回去好好休息。”
我应该感谢爸比,她今天回了宿舍,不然明天一个人的状态,真的会让我发疯。也感谢她一回来就去了自习教室,不然这幅蠢样子让她看到,还真的没有什么脸面可存了。
很久之前看到了一句话,你在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时迷恋的东西,在你长大后,很容易就捡起来。然后想想看,兴趣狭窄的我,这三个时间点,沉迷其中的,貌似就只要小说了。就如同现在,明天马上就是神经的考试,然而沉迷小说,直到现在还未开始复习。不知道为何就是有一种自信感,仿佛神经考试不在话下。然而MS与TBI却是真的没有看过。
回到刚才提到的状态。
到底是什么状态呢?
其实这个问题想过很久,不思进取,懒,怕麻烦,但我觉得我还是没有仔细的往深里面想。为什么这个状态总会时不时地缠上我,即使我知道这不应该,即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改,但似乎最长的时间,也只不过正常了一个礼拜,然后就又回归到这个状态。没有目标,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偷懒,消磨时光。
我似乎从高中毕业后就没仔细的想过,接下来要怎么过了。
高中晚自习,日记本上写满了今后的规划,未来的规划,第一年干嘛第二干嘛,第三年干嘛,毕了业又何去何从。记得大一也干过这事,但直到大三,除了当上外联部部长这一件事,其他的事就从未做过了(外联部部长这事,最后也因志协改头换面等各种自己知道的理由,半年后就放弃了)。
考上中医是因为不想去北京吸雾霾,而上海还有姑姑们平时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选康复是因为被调剂,甚至最初关于康复的设想都和现在所知的不一样;没进学生会并不是因为不想去,而是因为情商低面试的时候被淘汰;进了志协是因为自己以为很喜欢做志愿者,其实到后期也不过是因为钱,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情怀;选PT是因为这个好就业,而且私以为学的内容更高大上,与针灸推拿相关性更高,然而到了大三了,经络都背不全;那去杜肯呢?
杜肯真的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暑假,那段时间感觉生在梦中,仔细回想,那段时间的学习状态,也是高中毕业之后的巅峰了。那大学毕业之后还要去吗?
去。
看似目标明确。
但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目标明确还会存在这种状态吗?
我们来简单思考一些事情吧。大四实习为什么选了华山而不是七院?你想从实习中得到什么?大四毕业真的决定去杜肯了吗?去了之后你想得到怎样的结果?回来后如何打算?未来如何打算?如果不去杜肯的话,结局会是你期待的吗?你,真的爱康复这个专业吗?或者,你,真的爱PT这个职业吗?
大四实习选华山是因为想要接触多一定的神经类病例,在大三这一年的专业课下来,对神经的兴趣还是远高于对肌骨抑或其他课程的兴趣。而且想要作一点。住在宛平逼迫自己好好学习。
想从实习中得到什么?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去更改未来要走的路,主要的路线就是在PT上走下去。专业课的知识并不扎实,在实习中想让自己的四年过得不是那么白费,起码有点收获,最好能在实习中得到启发,如何更好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启发。其实也是想找到一个答案吧,我将来会面对些什么的答案。
大四毕业去杜肯吗?是真的想去还是虚荣心作祟。假设不考虑妈妈的病,不考虑别人的眼光,只问你自己的心,你真的想去杜肯吗?去那个纯英文授课的环境,去接受美国式的PT教育。我暂时没有答案。
如果不去呢?直接去实习,会是你期待的结局吗?我还是没有答案
你真的爱康复吗?你真的爱PT吗?
这似乎才是我状态上真正的问题。一切问题的根源。
真的有去想过未来吗?还只是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都在朝着这条路走,所以才两眼一摸黑的一起往前走?
“不回头,不东张西望,什么事都没问题,边走边回头容易摔”
我现在无法给自己答案,暂且这样。边走边寻找答案,只要不回头。待这次考试结束,好好问问自己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