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因新冠状病毒肺炎全国各地出现了封城封村现象,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城际公交都停运了,通往村里的路也被挖掘机堆上了一大堆土驾车进村是不可能的,三月初母亲与父亲吵架在家待不住了,一个电话把我们都喊了回去,商量了一下决定把母亲接到我这里小住一段时间。说实话我跟母亲是最合不来的,她爱唠叨,什么事情都要发言,希望别人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来我家小住我特别嘱咐她:想做什么就做,不想做别人做的时候你别唠叨,少说话(婆婆在家帮忙带孩子)。
刚来的几天还行,过了三四天的样子老毛病又犯了,各种不和心意,疫情期间婆婆自己在家蒸馒头吃,也确实好吃。老妈看到婆婆的做法跟她的不一样又唠叨起来,比如:婆婆喜欢让面硬一点,做出的馒头躺着醒;母亲和的面软一点,做出的馒头站着醒(母亲年龄大加上那个年代孩子多又没人帮忙带,月子里落下了一身的毛病,胳膊使不上劲)。母亲让婆婆把面和软一点,婆婆不好驳了母亲的面就按她的意思来,等母亲去厨房看蒸锅的空儿,婆婆跟我说面太软,她喜欢硬一点儿,我说按你原先的做法来就行。等母亲从厨房出来我拽拽母亲的衣服低声告诉母亲婆婆有她自己的做法,做出来也很好吃不一定非得按你的做法来。母亲又开始说她这么做的原因:省劲儿。
母亲就是这样看到哪里不符合她的想法与标准就会提出来,我家大宝还不到六岁晚上总是蜷着腿睡觉,平时在沙发看电视的时候基本上是葛优躺,母亲一再让我纠正她的坐姿与睡姿,怕他背长歪了。对于大宝吃饭我的做法从来都是问一下:吃吗?吃就坐下来吃,不吃就去玩儿。母亲来了后一定要求大宝做下来跟我们一起吃饭。要求我培养他吃饭的习惯。
其实母亲很多做法都是对的,不过她提出的方式方法可能欠缺所以就会让别人觉得不舒服。母亲其实是不容易的,因为奶奶这边孩子比较多,顾不上父亲,母亲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带大了我们五个孩子,白天拼命的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缝缝补补。犹记得我上初中之前过年都没有买过新衣服,一身校服愣是穿了五年(平时舍不得穿过年或者重要的日子才穿),日子过得紧张但父母从来没有缺少我们几个的学费与吃喝,我们也都健康的长大、上学、毕业、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小家。父母两人从结婚吵到现在快五十年了,这一辈子就在吵闹中渡过了。劝他们凡事想开一点儿,年龄都这么大了好好保养身体多活几年我们做儿女的也跟着享点儿福。但是他们还是那个老思想,勤俭节约不舍的吃也不舍的用,省下来的都贴补儿女,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儿女有空就多陪陪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