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纯洁的白色变色?把朱砂和它放在一起,染上红色;把墨和它放在一起,染上黑色。所以傅玄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与什么样的人交流,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社会上因为接触了不良风气而走上了不归路的人和被感化金盆洗手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与坏人的呆在了一起,成为了坏人,与好人呆在了一起成为了好人。可是,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呆在了一起,那么是好人变成坏人,还是坏人变成坏人呢?
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而不赤,则难有大作为。近朱者未必赤,是因为生活中总有人贪图现乐,不求上进,不愿抱住生活中那些才抱住命运大腿开始飞腾的人的大腿,最终碌碌无为、悔恨一生。当房产大亨潘石屹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挥汗如雨时,当商界奇人马云在创业初期艰难重重,受人嘲笑时,当教育专家俞敏洪在开办新东方饱受冷眼、吃苦耐劳时,又有多少他们的朋友、同事为了所谓的前程离开了当时“毫无出息”的小公司。这些人,本来已经抓住了拥有主角光环的人的大腿,本来能有一番大作为的,结果嫌弃他们的“脚香”,反手松开大佬的大腿,结果只能徒留满腹愁肠。
所以,我们要做到“近朱者赤”。做到“近朱者赤”,就要有长远的目光、宽大的格局,养成一双善于发现“朱砂”的眼睛,然后紧紧抱住大腿 。
近墨者而不黑,则必有大成就。上世纪,美国的一所大学的研究室,学风懒散,人人都无事可做。可有一个人例外,他完全不为这种环境所染,节衣缩食,卖掉自己的生活用具去购买实验材料。他的一个备忘录竟是这样写的:“尽可能站着,那样裤子可以节省穿到明年春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人碌碌无为的时候,成功总是降临到强者头上的。他,便是开创一代电器先河的三极管的发明者——福克雷斯特。福克雷斯特没有和其他人一样放弃抵抗,任由逆风吹残,反而逆风而上,勇往直前,来到了成功的彼岸。他正如周敦颐口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破开污浊,露出光彩。
所以,我们要做到“近墨者不黑”。做到“近墨者不黑”,就要有坚韧的耐心和渊博的知识,让坚心和知识成为保护自己的盾,让墨水近不了身、染不了体,向一番事业发出挑战。
我们要成为“近朱者赤,近墨者却不黑”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点立足,才会有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