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别读这章:"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
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涉及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当深入内心世界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需要给自控一个全新的定义,给放弃自控留出一点空间来。
这难道不讽刺吗?——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的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候还要多。这个效应在人处于紧张、疲劳或烦乱状态时最为严重。这个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它可以解释现在人很多失败事例:失眠患者越想入睡,就发现自己越清醒;减肥的人拒绝碳水化合物,却梦到了沃登面包和澳洲坚果曲奇;忧心忡忡的人试图摆脱焦虑,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对灾难的幻想。这和大脑如何处理"不要去想"合格指令有关。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将人的注意力从被禁止的想法那里引开,另一部分则负责寻找证据,证明你没有去想、去感觉、去做的事。我们相信我们的思想是信息的重要来源。当一个想法频繁出现、难以摆脱时,人们会很自然的认为他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消息。放弃自控是一种避免讽刺性反弹的方法。当人们不再试图控制那些不希望出现的想法和情绪时,他们也就不会再来烦你了。一旦允许你把压抑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想法也就不太容易被激活了,允许你去想一件事,反而会减少你想起它的可能性。
我不想有这种感觉——越是压抑消极情绪,人越可能变得抑郁。抑郁的人越是想摆脱痛苦的想法,就越会变得沮丧。。人们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如果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就需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而不是把他们推到一边。
别吃那个苹果——越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抗诱惑,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大。如果我们控制思想和行为失败了,我们会认为是自己压抑得不够,而不会认为压抑思想的方法根本行不通。这反而会使我们更强烈地想要压制自己,即使撞上南墙也不回头。
请勿吸烟——学会接受和掌控不愉快的心情,不再一感觉不适就用不健康的习惯来获得愉悦,这正是"驾驭冲动"技巧最棒的副作用。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这三种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深入剖析
1、观察反弹效应,看看你有没有想逃避的想法?压抑这些想法是否有效?试图摆脱某种想法,是否反而会让那种想法变得更强烈?
2、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你拼命试着把某件东西赶出脑海时,是不是反而对它产生了更强烈的渴望?
意志力实验
1、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当你产生不快的想法时,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然后专注于呼吸,想象这些想法像浮云一样逐渐淡去。
2、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当欲望来袭时,注意到它,但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提醒自己"白熊现象"和"反弹效应",记住你真正重要的目标。
3、驾驭冲动。当冲动一直存在时,与这些生理上的感觉共处,像驾驭海浪一样驾驭它,不要试图摆脱它,但也不要将冲动付诸行动。
10 结语
自控力最强的人不是从与自我的较量中获得自控,而是学会了如何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这些自我融为一体。"自我意识"能帮助你克服困难,实现最重要的目标。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请保持科学家的心态。尝试新鲜事物,收集自己的数据,根据证据做出判断。对出人意料的想法保持开放的态度,从失败和成功中汲取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