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越久,越能理解「深耕」的重要性:
把重要的内容当产品来对待,不断迭代,继而形成不断丰满的形态。
今天这个主题也是如此:如何快速熟悉一个新领域。
从 2016 年开始写第一版,到今天,已经是 3.0 阶段。
从早期的概念罗列,到现在更多的体验与认知,确实感受到了打磨的意义:用经历丰富躯干,最终才能逐渐有血有肉。
话就不多说了,文章 5000 字,但全是诚意。
/ 01 / 定义行业
在研究任何对象时,我们必须划清楚它的边界。
普遍的做法,就是看它的「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以房地产举例:
狭义上,更多指代的是商品住宅市场,也会延伸到商用物业(比如商场、写字楼等)。
广义上,它其实还包括一系列上下游的产品或服务,比如:长租公寓,养老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园,房地产基金……
如果只是分散地定义,那也只是罗列内容。这时候,我们有必要对内容进行串联,了解行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产业链。
例如对于医疗服务而言,一般会涉及到药品、器械、医疗服务、保险等领域,那么我们可以将其整合到一起,形成一条脉络。
定义完概念,接下来,我们就必须跳出,开始分析宏观环境。
/ 02 / 了解宏观环境
大势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这是一句很无奈的话,但事实确实如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前几年,一个朋友选择去了制造业,另一个朋友选择去了房地产,同样的努力,收获的薪酬和其他隐形的价值完全不同。
人很难造势,只能借势,企业亦如此。
大势的分析方法,无外乎是经典的:PEST。它们分别指代了:
P:政治。
E:经济。
S:社会。
T:科技。
1.政治
这里个人更偏好于聚焦政策。毕竟,政治环境在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影响更多的是具体的政策。
以房地产为例,它是一个受政策影响非常大的行业。从前几轮周期就可以看出,政府一旦开始调控,结果自然会往预期的方向走。
再以医疗为例,当前政府一直在力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多点执业和社资办医,配合城市群的发展,医疗服务差异大的背景,诞生了一系列连锁的民营社区医院。例如新康医疗、强森医疗。
2.经济
经济衡量的是商业环境的基本面,指标也非常多。大家比较熟悉的是:GDP、PCI、PMI。
当然,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指标。
比如「居民部门杠杆率」,它反映的是大家的偿债能力。比如买了很贵的房子,后续的还贷压力就大,那么杠杆率自然越高。
杠杆率高了会怎样?之后就没那么多钱来购物了,结果,自然消费降级了。
这也好理解,比如一个人买了房子,每月还贷的钱已经占收入的 2/3 ,那自然不敢轻易出国旅游、买什么奢侈品。
大家真正可自由支配的钱少了,消费也会发生改变。
一成首付「弹个车」这样的产品便应运而生:毕竟,钱不多,首付太高自然给不起。
3.社会
社会的核心变量是人,这又可以拆分出很多指标,比如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人口的年龄分布、亚文化、收入分布等。
这些都是硬性的。它还有软性的一面,即人的习惯、性格等。
举个比较有意思的案例:萌宠经济。
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结构变化,城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单身一族、丁克夫妇、空巢家庭,由于情感缺口越来越大,大家开始愿意接受饲养猫狗等宠物的生活方式。
人都需要表达爱与释放爱,以前是对子女、爱人或亲人,当这些主体缺失时,必须找到另一个替代,萌宠便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4.科技
这个带来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
比如我们小时候熟悉的英语词典,现在直接被一个 App 取代。
再比如越来越多的家庭放弃安装宽带,直接在视频网站上煲剧看综艺。
那些更容易把握机会的人,也更容易享受到红利。
今年有去一趟吴哥窟,当时找按摩店时,直接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定位排名第一的。但其实它家服务并非一流,但老板懂得运营这类推荐网站,便吸引到了人流。
有一个小细节:按摩结束后,老板给我们打了 6 折,我们自然不好意思给低分。——后来想想,这不就是国内拍照发朋友圈送礼品的翻版吗?
好了,我们小结一下,分析外部宏观环境有四个维度:政治(P),经济(E),社会(S)和科技(T)。
/ 03 / 行业基本情况
了解了行业是什么,知道了影响它的外部环境后,接下来我们就要针对行业进行一些基本面的分析。
1.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它一般反映了这个行业当年总的营收情况。
例如,根据《2017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5.3万亿。
2.生命周期
将市场规模反映到时间轴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行业的生命周期。
所有行业,都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启动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行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那么它肯定是在成长期;而如果这个行业的增长放缓,那么进入成熟期的可能性就更大。
有时候这样看很不直观。
个人有一个比较「野」的方法,那就是看这个行业龙头企业的「管理风格」。
如果这家企业管理还比较粗糙,那么行业处于上升期无疑。——就像我们普通人,年轻时基本不会注意养生,有时间就要去拼、去浪。
但如果这家企业开始加强信息化,强化流程管控,进行成本管理,那么很可能行业开始进入成熟期。——还是类比个人,当进入中年后,力不从心,自然要开始调养身体。
3.竞争情况
在了解了行业后,我们势必需要关注其中的参与者。
这里有个模型,叫做:波特五力。
它将竞争分为了五类:
①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②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③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④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⑤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将竞争者归为:
①现有竞争对手,例如手机行业里的华为和OPPO、VIVO。
②潜在竞争对手,例如对任何互联网从业者,BAT都是潜在竞争对手。
③替代品,例如医美对高端化妆品的替代效应。
④供应商,例如早期 HTC ,就是从供应商变成自有品牌。
⑤购买者,例如全家也开始做一些自营食品。
好了,我们小结一下:要了解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可以重点关注三个核心要点,一个是市场容量,一个是行业所处生命周期,还有一个是行业的竞争情况。
/ 04 / 商业模式画布
在了解了行业中有哪些企业后,我们需要分析它们的商业模式。
这样,才能分析出自己企业与竞品之间的差异。
这里有个工具:商业模式画布。
它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从寻找消费者,到提供产品,再到核心经营活动,以及成本收益等维度,找到企业的独有竞争力。
如下图:
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还没什么感觉。
接下来我们详细来说:
1.客户细分&产品/服务
说白了,就是向谁提供怎样的产品或服务。不同的客群,他们的需求其实并不相同。
比如很多一线城市的购房者,会更偏好于小面积户型多的,客厅小点无所谓。而对于部分三四线的家庭,则希望客厅大一点,因为经常请客,要有面子。
再举一例,今年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在豆瓣上评分只有 5.5 分,但却收获了 19.41 亿的票房,它叫《前任3》。
这个差异的很大原因在于:
豆瓣上活跃用户以一二线为主,而《前任3》则主攻三四线市场。那些在一二线不太感冒的元素,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三四线的需求。如此,便形成了这样的分化。
2.客户关系
即如何与客户实现互动。
深谙此道的莫过于日本的 AKB 48 ,这是一个少女组合,不,不止一个,还有衍生的 SKE 48、HKT 48 、JKT48等。
他们的粉丝运营非常厉害。例如:
每年会举办总选举,粉丝投票最多的,会在下张单曲里站上 C 位;
每年会举办一系列握手会,粉丝与爱豆零距离接触;
在当地有小剧场,粉丝可以购票观看现场表演;
不同组合成员会进行调换,让粉丝「爱屋及乌」;
……
总之,就是不断创造条件,让粉丝觉得,自己对喜欢的爱豆很重要。
对普通企业来说,做得最多的,就是搞各种会员,拿到大家的基础信息,再基于此,提供专属服务,引导二次购买。
京东的「京东 Plus」,淘宝的「88 vip」都是这类。
客户关系的极限,就是顾客参与与口碑营销。顾客愿意为你发声,当你出现负面情况时,愿意为你进行辩护。
每次明星出现负面信息,粉丝便会马上集结开始控评,这就是典型的案例。
3.渠道
其实就是传播和销售路线。
传统的渠道就是各种中间商,比如苏宁、国美,就是家电的渠道。
这些渠道慢慢地转向了线上,比如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
当然,还有一些基于内容的渠道现在也开始兴起,比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借助于自媒体的信任优势,成为了很多小品牌的重要拓展方向。
4.关键业务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价值链,但是并不是每个环节都是关键业务,识别并强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研发和营销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前者产生独有差异,后者让差异传递给消费者,并引导购买。
这其实就是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
典型的案例就是苹果。自己主导设计和营销,而将生产制造外包,收获价值链上最丰富的利润。
5.核心资源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核心资源。这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
比如一家出租车公司与当地的所有酒店形成战略联盟,之后所有的客户预定都由其承接,那营收自然得到保证。——这就是客户资源。
又比如一家医院拥有一个全国闻名的专家医生,那后续的病人自然络绎不绝。——这就是特殊人才资源。
6.重要伙伴
所有的企业,都是资源整合者。
那么,这势必需要与一系列伙伴形成利益纽带。在管理学上,这叫做「利益相关者」。
比如,一家房企,与它相关的伙伴就有:物业公司、建筑公司、设计院、咨询公司、私募基金、银行、招聘公司……
再比如,我们看一个公众号阅读量高,如果仅仅从内容上分析,很容易被带偏。他们可能有十多个社群,认识很多能量高的人(粉丝多、被信赖),那自然有先天优势。
7.收入和成本
在财务层面,我们一般需要关注四个维度:规模、盈利、负债和周转。
为了更好理解,我们把问题具象化:如果想要投资楼下一家包子店,应该关注哪些指标?
第一,那肯定是它的营业额吧。
平均每天能卖多少笼包子?一个月实现多少销售额?
——这些都是规模指标。
第二,当然是赚多少钱了。
每笼包子的成本是多少,有多少员工,每人每月要支付多少钱。还有租金多少,交多少税。这样收入减去各项花销,最后省下的就是利润了。
——这是盈利指标。
第三,包子店承担风险的能力。
比如老板当初开店时,借了亲戚30万。而突然亲戚家里遇到困难,想要收回借款。
这就麻烦了!包子店账上只有10万可以用,那么如果不得不还钱,只能卖掉了!
那如果当初开店完全是自掏腰包,那就不存在这个风险了。
——这背后对应的就是风险指标。
比较常用的是资产负债率,简单计算,就是用「借的钱」除以「包子店账上有多少钱+卖了店可以得到多少钱」。
第四,包子店的经营能力。
比如 A 店一年收入 100 万,B 店一年收入 50 万,那是不是 A 就做得更好了?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是这样的。
但如果 A 店的面积,是 B 店的 3 倍,那结果还是如此吗?
——这就要考虑运营指标了。
也就是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我们经常会用到「周转率」来衡量,比如同样的投入,一个能赚 20 万,另一个能赚 30 万,很明显,后者更优秀。
这四个指标,从四个维度来考察一家企业的基本面:规模反映的是它的大小,利润反映的是最后能赚多少钱,负债反映的是风险,运营反映的是效率能力。
现在再来看这张图,是不是更有感觉了:
本质上,它包括三个维度的信息:
1.营销模块。即消费者是谁,提供怎样的产品,如何找到他们,建立怎样的关系。
2.财务模块。即规模、盈利、负债和运营。
3.特殊资源。即关键业务、核心资源和重要伙伴。
/ 05 / 相关资源推荐
知道了这么多,但感觉还是无法入手?
这里推荐一些常用的信息获取方式。
01 企业年报
我们可以查看行业龙头企业的年报,特别关注「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里面会对行业的整体趋势,企业的动作进行阐述。
获取路径包括:
①企业官网里的「投资者关系」
②巨潮资讯网
③万得股票
02 企业动态
主要是了解企业最近的新闻,了解最近的一系列动作。具体路径包括:
① 万得股票
② 雪球股票
③ RSS订阅,例如 irreader
03 行业研报
主要是找券商报告,他们对行业的分析较为系统。获取途径包括:
① 慧博投资分析(App)
② 报告查一查 (小程序)
04 咨询报告
因为我是在房地产领域,重点关注的是两个渠道:
① 五大行官网
② 百度搜索 (在搜索时使用【关键词】+【inurl:research】)
05 从业者
这是比较感性的认识,但可以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内幕。主要渠道有两个:
① 知乎
② 访谈
06 招聘网站
看一家企业到底准备干什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它最近在招怎样的人。
07 公众号
目前公众号已经沉淀了大量的优质内容,通过它,可以快速找到一系列好的文章和信息。
推荐使用:搜狗微信搜索
/ 06 / 我是总结
好了,看了这么多,肯定已经晕了吧。
补上一张总结图:
感谢大家看到这里,如果觉得还意犹未尽,向你推荐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