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命排在第一位,这里的命,是天命,是上天给的使命,给安排的命运,也是人生的道义和使命——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所以孔子知道自己的使命,穷其一生来推行自己的思想,哪怕是——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依然坚持自己的思想,最终成为世人尊崇的先贤。知命是根本,是基础,是立足的根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自己五十知天命,是谦虚的说法,就像——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所以孔子认为,首先是知命,明确了目的,树立了标杆,知礼是方法,是实现使命的手段——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知礼,用礼是实现知命的方法,孔子对于礼的理解,是来源于周代——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推崇周代的道德礼节,认为其他的朝代都是源于此——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所以百世可知。人类并非一开始就懂得礼,是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文明发展,才有了礼——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而一个人如何做到懂得礼乐,首先要做到仁,懂得仁,就是仁爱之心,爱人之心——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做人懂得礼,行事亦要懂得礼,才能做好事情——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小到自己修行,大到管理国家,懂得礼节,按礼节办事,则——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但是礼就是礼,一定要内心尊崇知命,实施礼节,而不是搞什么形式主义——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踏踏实实实施礼节,为了知命而努力,就有可能成人了。知命,知礼,还要知言,知言是辅助,不知言,就不知人,不知人则可能“远君子,近小人”,就可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知言是知人基础。——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如何知人,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就大概可以看出来——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言出必行,言行一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说话一点慎重,看一个人也要看其言谈举止是否慎重,知言就是要懂得区分和分辨的能力——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并不是能言善辩就是君子——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孔子佞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知命——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如果不知命而佞——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知言能够知人,推人及己,自己的言要——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知命后知礼,而后辅以知言后知人,最后自己的目标和道路就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