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新课标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议题对群文展开整体性阅读的过程;也是师生对多个文本进行读、比、以、统,而后对其整体意义或表达特征进行集体建构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群文阅读需要围绕议题展开。在议题的统摄下,阅读文本是具有一定关联性、序列性、多元性、比较性或者结构性的群文本。这就是说,群文阅读是指向“整体性阅读”“探究性阅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缔了单篇教学教师基于碎片化知识基础的讲解以及由此对学生的控制,把阅读的过程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真正把语文学习视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我们还可以知道,群文阅读的主要阅读行为是比较和整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行为进一步拓展为“读、比、议、统”,也就是阅读、比较、议论、整合。因为群文阅读文本本身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整合、归纳、求同、比异、评鉴、创生才有了先决条件。学生的思维也在这些阅读行为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提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紧紧围绕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特别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联想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审美经验的形成,更是其目标的重中之重。我们从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群文阅读正是使学生思维能力跃动、让学生审美情趣高雅、助学生阅读水平提升的“阅读场”“教学场”“生命场”。
王君老师说,群文教学最基础的思维特质是“同类信息敏感”,最基础的操作方法是“同类信息整合”。
“同类信息敏感”构成了独特的群文阅读语言场;“同类信息整合”找到了富有价值的教学设计思维抓手。
在这种思维方法和操作方法的引领下,我小心地迈开了群文阅读教学的脚步,从“初极狭”的逼仄,渐渐看到了一个“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
目前为止,我主要尝试了以下几种群文阅读的教学途径。
一、基于单元的群文阅读
在我们部编版八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中,分别有一个“活动·探究”单元,这是两组天然的群文,不需要我们根据议题去选择文本,我们只需要根据文本,选定议题,设计教学即可。
任务一:新闻阅读
求同,定义新闻把握其内涵
探异,了解新闻体裁及特点
赏言,理解新闻情感的表达
任务二:新闻采访
分组,安排采访任务
选题,确定采访对象
列纲,细化采访过程
任务三:新闻写作
必做:写一则消息
自选:从通讯、特写、花絮中任选一个新闻体裁进行写作
任务四:交流作品
各组以“主标题+‘——××采访记’”为题,自行设计封面,按照消息、通讯、特写、花絮的顺序,把新闻写作装订成册。
教师可召开“新闻采访交流会”,也可把好的作品以美篇、简书、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发在班级群里,以便大家相互学习。
《课标》中提到“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单元群文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按照教材篇章顺序逐篇一一讲解的教学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整体感知和整理把握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并不是每个单元都能找到聚焦的议题,我们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二、基于一课多篇的群文阅读
我们的教材有很多一课多篇的安排,如七上《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八上《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一课多篇的文本,编者本来就是按照一定关联编写在一起的,或主题一致,或写法相同,或同人异质……以此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也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短文两篇》时,我发现了《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的精神血脉息息相通。于是,我以《他们到底是隐士还是战士》为题,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整合教学。
一课多篇式群文阅读,培养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训练了学生精读、泛读、略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方法,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质。
三、基于同一写法的群文阅读
有时为了实现对一种写法的深入理解和突破,我们需要把不同教材中的相关文本整合起来,努力为学生建构更具梯度性、层次性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托物言志写法的学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和真切感受,比较准确深入地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我以《掀起你的盖头来·托物言志长什么样》为题,整合了《爱莲说》《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三篇文章,帮助学生学习与理解。
掀起你的盖头来·托物言志长什么样?
——《爱莲说》《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群文阅读
通读,谈谈你对“托物言志”的理解
分读,深入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1.物有何特点?
2.如何写此物?
3.为什么要这样写物?
4.言了什么“志”?
5.“物”与“志”有何关联
整合,归纳总结“托物言志”的写法
开头点出物
接着详写物
然后联想物
最后升华物
以写法为抓手关联群文本,扩展了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了学生对写作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
四、基于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
有时为了突破学生对一个主题的理解,我们不仅需要教材中的课文来助力,还需要挖掘教材之外的文本,和课内文章组成新的文本,帮助学生理解。
王君老师说,这种同类信息的整合,外在表现为“穿插”——寻找外援,夯实课文的学习。
在教学《〈诗经〉二首》时,为了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打开正确的爱情之门,使他们理解爱情的真正美好模样,我整合合《关雎》《蒹葭》《木瓜》《出其东门》四首小诗,以《爱情的美好姿态》为题,光明正大给学生上了一堂“早爱”课。
爱情的美好姿态
——《〈诗经〉二首》群文阅读
话题一:君子喜欢什么样的淑女?
话题二:淑女喜欢什么样的君子?
话题三:如果是你,对心中的君子(淑女)还有什么要求?
话题四:你觉得最美好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教材教学要有厚度,有宽度,有深度,就离不开和课外文本的整合。但使用这个方法要有节制,不能喧宾夺主。
五、基于同一作者的群文阅读
《课标》中说,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们的教材中,大量的优秀作品无不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批的作者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伟大性格。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就是最好的文化传承,对这些作者的接近,就是最好的人格教育。文如其人,对于这些伟大灵魂的致敬,也同样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
在教学《陋室铭》的时候,我深深为刘禹锡的一身傲骨群折服,以《碧霄一鹤,豪情一生》为题,整合刘禹锡的《秋词》《游玄都观》《再游玄都观》《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及作者的人生故事,为学生展现了刘禹锡高洁傲岸的情操和豪情万丈的性情。
在教学《石壕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杜甫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诗圣”和“诗史”有一个宏观的把控,我整合了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首初中必背杜甫诗篇,以《你是这样的人》为题,为学生展现了杜甫跌宕起伏的一生,让学生感受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以及人生与诗风的关联。
为一人,读群文,利于学生形成对作家整体的全面的认知,利于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六、基于整本书的群文阅读
《课标》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读书品味。还要求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分享阅读感受,建构阅读经验;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本经典中的内容,可整合的角度很多。我在教学《骆驼祥子》时,就曾经从四个角度让学生对整本书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思考、写作、汇报。
《骆驼样子》主题式探究性阅读
主题一:祥子与“骆驼祥子”
主题二:祥子与洋车
主题三:祥子命运深探
主题四: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每个主题都不是看一眼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它需要学生阅读、聚焦、整合、思考,最终才能找到问题的密码。
“整本书阅读”当下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但现实往往是有始无终或者沦为形式,亦或成为随意的休闲式阅读。借助“群文阅读”的训练方式,来突破整本书阅读的难点,不失为一种良策。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力,引领学生发展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群文阅读特别强调聚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群文阅读教学不能伸一个巴掌,面面俱到,而是要握一个拳头,深击细挖。所以,我拿“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作为我的分享题目。
我还在想,在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涯中,如果也能长时间专注于一个方面,实践、思考、阅读、写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一定能够厚积薄发,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或者引领者。
以上就是学习新课标后,我在群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希望得到各位老师和领导的指导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