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2018了,我恍然像做了一场梦,如果你在我身边,或许我会在黑夜下指着天拉着你夸张的叫到:你看,简直不敢相信,居然已经是2018了诶!
开玩笑啦,事实上,以我在人前稳重的个性呀(不许拆我台的哦),或许就只淡淡的感慨一句:呀,2018了呢。
喏,时间真是一场残酷的魔术,那个大惊小怪的孩子,已经变成了见怪不怪的大人了。
还记得2008年,自己小学六年级,还记得那年北京奥运,还记得那个冬天的冰灾,还记得停电的时候,自己欢快的和小伙伴们在雪地玩耍,拆了课桌作为冰上的滑板,在寒冬里,哈着热气,红着小手,奔跑嬉闹,那个小小的县城,小小的学校里每个角落,都记得清清楚楚。
转眼已十年,是十年诶,我们都长大了吧,有些人也不知不觉老了吧,有些地方也不会再去了吧,有些故事也没有续篇了吧,有些华丽和荣耀以前也想不到吧,有些孤单和委屈也终于体验了吧,有些书如今再看终于能读懂了吧,有些孩子气的话也变成了偶尔回忆时的悄然一笑了吧……
那些景、那些物、那些人,还有心情,全都变了呢。
如今,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大城市,我没去热闹的地方,没有看灯火阑珊,也没走车水马龙,身边也没有一个人。
图书馆人少了,反而很安静,我喜欢独属于自己的安静和空灵,所以,我喜欢这里。也是因为这样,我习惯走人少的路,挑人少的自习室,坐最里头靠窗的位置。
却也很矛盾,我总想真诚的对待他人,但是却又会情不自禁的和人远离。我其实挺喜欢热闹,但却又总是莫名其妙的给自己创造孤单:一个人晚上七点在操场夜跑,几乎看不到其他任何人,一个人想着清晨六点多去教学楼顶楼背诗早读,一个人在深夜校园角落的树下,路灯旁吹琴或发呆,一个自言自语走着,唱着歌,自己逗自己开心,又或一个人把图书馆进门的42阶楼梯一个一个数清楚,把回宿舍的树,一棵一棵的认下来,一个人安静的看看书,写写文章,或者一个人颓废懊恼,又对着镜子笑一笑安慰后重新爬起,一个人,做自己的英雄,一个人,也做自己的树洞。
有时候自己都感觉,我成了一个故事里唯一的角色,其他人都成了背景,有时又会迷惑,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还记得2017的那个跨年,很感动,也很快乐,虽然也是一个人,但我奔奔跳跳的去看了跨年晚会,然后唱着歌一路踩着格子像超级玛丽一样跑回宿舍,还顺便取了一封写给我的信,回宿舍拆开,在昏黄的灯下,看得满是暖心和感动,很晚才睡,第二天却很早就自然醒来了,写下日记说感觉到自己被命运女神选中,相信2017一定会有很棒的事情发生,然后那天坐飞机去长沙,准备赴约回母校明德演讲……哈,那时自己多踌躇满志,又是多么的年轻快活。
命运的齿轮飞速的旋转,2017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很多很多话想说,却没有开口,很多很多故事,本来应该被写下来,却藏在了心里,有些人一生都不会忘记,有些事会一直在心里珍藏。
纵有千万分成长,但某些时候,我仍是一如既往的笨拙,我心向往之轻盈坦荡,却还是有诸多顾忌,有些心情现在依旧复杂,写都写不下来,所以,我会把繁杂的东西先抛去,留下些纯粹和简单。
《兰亭集序》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谁说不是呢?所爱所念所想所触,都会随时间和情境所变,很多很多以前喜欢的,转瞬就不再了,书也好,思想也好,人也好,都一样啊,能像写作这样坚持十年的事情,能像父母那样陪伴一生的人,少之又少。
有时候,我会奢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心中那个不变的存在,可是,也仅仅是奢望罢了。
少年呀,总是有点骄傲的,自己懂的不多,却又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理解他人的不多,却又总自以为能换位思考,自己一腔热血,便也想着他人也一样,于是总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于是总有欲说还休的悲哀。
但你知道的,这些都会过去。
看我文章的人,似乎会觉得我欢多悲少,一直有很清晰的目标,不会迷茫。有时候居然还有人私聊我,问我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说感觉人生迷茫没有方向找不到动力该怎么办。
可是,这其实不过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易得性偏差”罢了,人们总是对容易看到的东西产生更深的印象。
你们看到那些文字里更多正面,或许只是因为,我失意难过时的文字很少公开。就好比如,有一天自己摔了、疼了,我也不会马上哭着让人知道,只会艰难的熬过这段日子,等到爬起来那天再笑着说起曾经的跌倒,然后众人就鼓掌夸我说:你真棒。实际上,假如他们看到我摔倒的狼狈,就不会那样说了。
时间总是可以让过去的伤痛变得轻松。所以,现在才会坦然的和你说起这些。
我的2017其实很崎岖,复杂难言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心情起伏不定,一下轻盈自由,一下跌落谷底无助又低落,一下骄傲自信觉得前方一马平川,一下子又混沌失意感觉什么都没了盼头。
在开心的时候,甚至自己编歌作曲,在日记里写下:全世界的力量都在我这里。
而在最失落的时候,却每天就连醒来都感觉没有意义,还在日记里写下:这真是我人生中最痛苦难熬的一年,我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这一年,我还经历了好多滑铁卢:
因为年初的回校演讲而申请缓考,却因为缓考时间和专业课复习冲突以及考试内容变化太大,而导致大学文化课第一次挂科;
上半年第三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自己设计剧本,组员纯手工画图,满大街的采访调查,辛辛苦苦做了个纯粹原创的定格动画,结合交互媒体,校赛时被老师一致看好,我们全组人都以为能冲击国家一等奖,却莫名其妙省赛审核都没通过,连答辩都免了;
准备考研时走了好多弯路,几十万字的笔记几乎没用,有段时间总感觉自己在做无用功,都有点自暴自弃;
因为学习几乎完全断绝了社交,又因为疏忽和粗心,有些在乎的人就再也没有联系,一想起来就莫名的难受,问候一句都生疏尴尬了;
……
那些瞬间,其实很想找人聊聊,很想有人能懂自己,可是,我却又不说,于是呀,平日里习惯的很自然的那种独来独往,就会被扭曲放大成孤独寂寥,有时候还会孩子气的感到悲哀,在日记里写下一些那样的句子:
“没有人会用心走进你的心里,那么你也别费力去闯到别人心中,在乎的自然会在乎,不在乎的,何苦强求,有些人既然觉得尴尬,我就永不打扰,有些人既然难以主动,我就也被动相持,何必做打破僵局的人,打破了那个局,如果沉默得不到回应,尴尬的可笑的还是自己。”
你看,我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候呢,幸运的是,都过去了。
这期间,很暖心的一件事是,在某个心情沉郁的日子,我发了一篇说说,一个善良的人注意到后,约我出去散心,我甚至没有想对方是谁,就答应了,结果,一问才发现是南大的颜开学妹,她用闻一多的典故笑称我为“何妨一下楼先生”,劝诫我多出去走走,还给我指认路边的花花草草,回来后,感觉心情明朗了许多。
真的很感谢呢,你知道吗,雪中送炭,总能给人温暖,记得还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通篇的鼓励和劝慰,信的结尾说:“皆是妄言,不要见怪”,怎么可能见怪呢,善良的关心一个人,永远不会没有意义,我一直都记得那些帮过我在乎过我关心过我的人啊。
除此之外,经历过诸多挫折后,才懂得自助,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啊!
我失落时心情难过时,在图书馆将心理学关于调节情绪的书一扫而光,我觉得自己学习低效时,将图书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学习的书读了个遍,觉得自己目标空洞时,看了很多哲思和传记,觉得自己习惯太差时,就将谈论如何养成习惯的书读一大堆,甚至就连感到学习枯燥到无趣坚持不下时,我都跑图书馆把游戏设计的书看了十几本,希望自己能用其中的理论把学习变成游戏……
书看多了,就渐渐地懂了一些深层的道理,也越来也笃定,知道了自己应该追求的是怎样的未来,开始淡定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了解自己的处境,一点点的将心重新变得自由轻盈。
所以,如今我回头,才会感觉,2017,不是残酷,而是幸运,是磨砺的幸运,是阅读的幸运,是失败的幸运,更是越努力越幸运。
我以前总有些排斥一些经典,觉得有些道理真是陈词滥调,不怎么想读,可是如今,我终于明白,大本大源,大道至简,朴素的话里,即便陈词滥调,也可因心境和理解的深入,重读到泪流满面。
比如《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我所要去的未来,必是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所以,我理所应当要承受险远之挫折,人迹罕至之孤单。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以我的目标只会越来越高远,不怕失败,绝不妥协。
再以努力练习为力量,借前人书海为指导,化实践反思为方向,去攀登那险远之境。
那么,2018呀,我在这里宣誓,这一年,我将以梦为马,独木成林,追梦想之星辰浩瀚,化林荫以触苍天。
谢谢你们见证我的成长,请与我一起见证那人迹罕至的绝美和攀登的幸福。
新年快乐,活着真好,让我们永远年轻永远幸福!
2018年1月1日 1:50
小超
写于东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