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高高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巴纳姆效应,这个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我是这样应用的,本周五下午我接到托管班老师的微信,说孩子在托管班说肚子疼、头疼,难受,作业没有完成,当时我在单位,一看到这个信息就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又是不想写作业的招数,老师说让孩子先回家,我就同意了。回到家之后,我看到为为躺在了沙发上,手扶着额头偷眼看我的反应,我问他:“听王老师说你肚子痛、头疼。”这时候为为就哼哼唧唧的时说自己难受,说他写不了作业了,病得很严重。
姥爷跟我说孩子是因为早晨跑操没穿羽绒服出去,受凉了。我了解了情况,请姥爷回自己家去了。家里就剩下我跟为为,为为看着姥爷离开了,脸色更差了。
为为问我:“一会爸爸回来,作业没完成,我该怎么给爸爸说?要不,我回房间休息,您给帮我给爸爸解释行吗?”
我:“原来你早晨就不舒服了,为为你好勇敢、好坚强,妈妈以你为骄傲!”虽然我内心很气愤,但是我还是强压内心涌动的怒火把上面的那一番话说出来,并且是和颜悦色的说出来,因为现在孩子作业没写完,也许肚子根本不疼了,就是想找个借口把没写完作业这件事给解释过去。
为为:“妈妈您不生气?”
我说:“我怎么会生气呢?你现在这么勇敢、坚强,我怎么会生气呢?”
为为:“我哪有您说得那么好?”
我说:“怎么没有呢?进步可大了。”我看为为比较紧张害怕我生气的姿态已经放松了,也不哼哼竖着耳朵听我的下文,于是我接着说:“我说你勇敢、坚强,是有原因的。你还记不记得你上个学期,也有一次肚子疼,在学校就待了一个小时,就请班主任给姥爷打电话把你接回家了。你看看你这一次,不仅肚子痛,还头疼,不仅没有给我们打电话,反而坚持到放学,并且到托管班完成了数学卷子才回家,这都不是勇敢、坚强,那什么算勇敢坚强?在这一点上,你比上学期进步多了,而且那么难受你还坚持写了一张数学卷子,很厉害。”
为为:“妈妈,我真得比以前进步那么多?”
我:“那是自然了!”
为为:“妈妈,我其实不算难受了,我歇一会,坚持坚持就去写作业,您也不用给爸爸解释了。回来我跟爸爸直接解释我没写完作业的原因,爸爸会理解的。”说完,孩子在沙发上起身,就屁颠屁颠的去写作业了。
在巴纳姆效应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那些巴纳姆效应带给我们的正向的积极的,空洞的东西具体到某一个,我们可以去实施去坚持的点上面,无论他是行为还是观点。适度的给孩子增长一点自信,并保持适度的自恋,帮助孩子客观的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对他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印象深刻的话:
1、荣格说:“人有多少种认识的观点,就有多少种理论。”
2、如果你们是想知道一些理论或者是一些观点那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但是这些观点和理论是不是都对我们有用,或者说它里面滴一点点我们可以用的上呢,那就要看我们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