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是一段非常珍贵非常有意义的特殊经历。
曾经在一篇公众号看到大标题说“你这辈子最大的事业应该是培养你的孩子”,我深以为然。总觉得当孩子选择了我当他的妈妈,我就有义务尽我所能给他提供最好的养育,而我确实又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我有很多盲区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错误思维跟观念,如何真的成长会一个好妈妈,其实是真的需要自己去思考去努力的,当然离不开孩子的帮助。在孩子纯粹敞亮的巨大能量影响下,我能够去更加敞开和找回自己。经由学习共情孩子的感受,去深入懂得和一步步恢复“自己”这个孩子的本来样子和纯粹能量,慢慢的去完善自己内心中阴暗不足的那一面,我觉得这三年给我带来的改变远大于过去27年,有种真的活的感觉,为自己活了。
很多同事朋友说我“育儿真的很卖力,一套一套的方法,每天跟打鸡血一样能量满满”,其实哪有什么天生就会当妈?只不过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升罢了!所谓的卖力也只不过是放弃了我本不喜欢的一些事情,在各种尝试我感兴趣想做的事情而已。其实我很想说,我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别人说我怎么样,而是我真的喜欢这么做,谢谢我的孩子让我真的找到了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最近看完了《让孩子大脑自由》这本书,摘录了以下笔记,并附写自己的想法跟育儿经历!
关于安全感
大脑感兴趣的其实不是学习而是生存。
孩子的安全感第一!抱起孩子,给孩子创造安全的环境。安全感更来自于从内心认可孩子。所以那些嚷着在孩子出生婴儿期“让孩子哭,不惯着,哭哭就好了的”想法跟理念请尽早掐出!还好虽然那会儿我没有看各种育儿书,但是经由母亲的本能,我选择了各种抱孩子,哪怕抱睡各种。现在想想,我无怨无悔,如果重来我想我会做得更好!
当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后,大脑才会正常地“创造与学习”。
试想一下,人在遭受攻击的时候最清醒,就像人天生有“红灯思维”一样,可见大脑对安全感看得多么重要!
持续的愤怒和失望会变成有毒的压力。想一想自己生气的时候大脑的感觉是怎样的,生完气会觉得异常的累,在内耗自己!
稳定的依附关系与安全感建立的窗口期长达几年。如果你错过了其中的一部分时间,别气馁,还有好多年可以修补,只要你从现在开始行动,改变观念改变想法改变行动!
在恶劣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善于积极面对新刺激,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压力激素水平高。身体健康状况更差,容易感冒,而且容易抑郁和焦虑。
夫妻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并不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他们必须在争吵后当着孩子的面和解。让孩子学习如何公平争吵,更要知道如何彼此安慰和解。
关于情绪
关于“孩子的数学成绩”,最好的办法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教他如何控制情绪冲动。
说出自己的情绪体验是调控情绪的一项重要工具。练习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这并不容易,特别是那些不善于体察自己内心感受的人。
专注且耐心的互动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并让他们的情绪变得稳定。
-高要求但温暖人心的教育风格。
-妥善处置自己的情绪。
-跟踪孩子的情绪。
-直面情绪-不对情绪进行价值判断,适当发泄情绪。
-无尽的共情。-确认对方的情绪,并表达理解和想要帮助的愿望。
父母必须首先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和情绪敏感性。但给予孩子过多关注,会阻止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会干扰孩子的自我情绪调节过程。
标注情绪,如,XXX这种感受是“沮丧”。
释放与减压的方法推荐:运动。
大脑爱运动,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对大脑大有裨益,能够将执行功能水平提高50%-100%。
幸福的秘诀
情绪调控能力(情绪稳定,细心周到,有爱心,为人着想、宽容大度)
共情力
友情与亲情的幸福。预测孩子将来是否能够幸福的最佳因素就是他们与亲友的关系。我们都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朋友,像我们一样,每一段都有一些同行的人,孩子跟亲友的关系好,那么他将来肯定也能跟每段路程的朋友相处好,甚至能成为像语桐姐姐那样受各种人真心喜欢的人。
让孩子感到快乐最重要一个因素是拥有好朋友。
如何提高孩子解读非语言沟通信号?学习某种乐器能明显提高这个能力。
规矩与纪律
我本人并不用惩罚,总觉得惩罚伴有着简单粗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不想因为惩罚破坏亲子关系,但不代表完全没有纪律规则。
-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和表扬肯定-照顾孩子的人要保持统一口径。
-解释规则
在孩子撒泼的时候保持淡定。在孩子听话的时候给他高质量的关注。孩子才不会用捣乱来引起大人的注意。正向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
聪明宝宝-大脑的养分与智力
大脑的四种养分:
母乳喂养
多与孩子面对面对话
开放性活动-没有固定的“标准玩法”,比如一个空箱子、比如画笔涂鸦、比如橡皮泥,特别推荐过家家角色扮演游戏。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对规则的认识与自控力。
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
关于智力
经常与孩子对话
学习他们的语言,模仿他们的话语、笑声、表情,是让孩子觉得快乐的事情。
孩子一直在倾听,就算给3个月的宝宝讲故事,也是有益处的。
最好的智力开发游戏可能只是一个纸板箱、一盒橡皮泥和两个小时的亲子游戏时间,最糟糕的就是电视了。
孩子的词汇量与智商,来自于你与孩子交流时候使用的词汇数量与丰富程度,而不是看视频(甚至会减少孩子词汇量)。
多与孩子面对面沟通。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千万不要想着机器或者设备可以代替人的交流。
智力的六大重要能力:
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点是让我更加坚定了我过去推崇的共情能力是一种可以构建良好亲密关系或者缓和紧张亲密关系的方法,我将把这种共情力实践到工作中,工作中多一点共情会更容易实现最终目标;而生活中共情能感受到被看见和理解,从而缓和各种关系,确实最终的结果会因为被看见和被理解而变得不一样;
第二点是再次提醒我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虽然我各方面自己觉得已经做得很不错,也获得了亲戚朋友的肯定,孩子也有比同龄人更好的各方面表现,但是我知道我还是有一个毛病,着急起来还是会有点难以控制自己,虽然大脑会各种呼唤理性,但是有时候脸部表情会暴露我自己的真实感受。而大部分小朋友会学习父母的行为模式,所以今后我需要在和孩子互动相处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想要孩子情绪稳定,我自己就不能因为一时着急就情绪摆在脸上,语调上升。
第三点是督促自己用孩子的学习方式跟学习节奏去学习,跟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分享讨论。我们总会跟孩子同样成长一段时间,孩子最终都会赶超我们,不过没关系,等他真的独立,我们就慢慢退出,真的放手让他飞!让他知道这个港湾永远在!
第四点是认识到一个重要的原理,就是对大脑来说最重要的是安全,所以当想要和孩子沟通时,首要原则是先让孩子了解她是安全的,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其他的问题才能被孩子的大脑接收并接受。所以这也是其他书上说的当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态度需要温和坚定,温和的态度是先让孩子了解行为可能是错的,但是并不影响关系以及爱。之前虽然做法是跟书上说的一致,但是一直在纳闷为什么这样可以,现在总算知道答案了,这种感觉很好!
希望我能继续保持满满的正能量,满满的状态,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妈妈,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养育,做孩子比较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