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今今乐道》有一个黑白胖子自我辩论的形式挺有意思,现在升级成了专门死磕商业里的那些大小事儿。还挺具有争议,比起《奇葩说》要有养分一些,在脑子闲不下来的时候可以看看。有一期主题是《明星公司遭遇瓶颈,要不要向基层传递危机感?》,看完后还蛮感慨,让我想到了上一份工作的老板。
公司是一家翻译公司,规模不大不小,有几个强势领域,这几个强势领域的稳定现金流还算不错,规模化生产后利润率也算可观。翻译行业不涉及智能领域的话,基本没有技术研发投入和业务变革性的支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智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算不上朝夕阳产业,只要深扎下去,经历创业阵痛期后,总归是个不错的产业。
公司的老板是一个极富冒险精神的人,喜欢尝试,这也无可厚非。没有冒险精神和尝试精神的企业家,企业的突破的可能性很小。但冒险和尝试,意味着成本控制的减弱,创新和风险管控是企业家每天都要做的两件事,求得平衡极其重要。当时我是这位老板的副手,在他不少天马行空的冒险中,我时常“拉”着他,把握成本红线。
在我离开两年后,我听原来共事的“管理层”同事对我说,经过这位老板的一番苦心冒险,公司的风险管控出现了极大的问题,由于投入超过产出,新业务的市场培育期过长,回报率又远小于预期,单个项目的获得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公司原本的良性业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先是不按时支付管理层薪酬,再到无法按时支付基层员工薪酬,最后到严重拖欠编外译员费用,公司很快进入口碑信任危机期,原有的良性客户在一个个丢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板开始像个“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皇帝一样,心里发虚,但依旧装模作样。然而满城的风雨飘摇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到后期还能力挽狂澜,尤其是公司的危机已经进入了市场的信息通道里,不再是“家丑不可外扬”的阶段。
《今今乐道》对于要不要传递危机感,表示要抓住“动态平衡”,基于企业当时条件下的判断:什么局势下,基层能承受危机感带来的压力。什么局势下,基层可能因此崩溃。这都需要创业者看清局势,认清赌局。而这家企业的现状局面已经处在动态平衡之外,管理层已经纷纷“出逃”,基层随时都有可能崩溃,在这家公司的现阶段情况看来,我是一个彻底的黑胖子,公司可以传递危机感,但不能传递负能量,危机会沉淀出一批真兄弟,也会滤除一票假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