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心智来调节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不是关于自我的知识,而是关于普遍意义上对心智的知识。(Fonagy)
因为细腻的记忆和所有感觉的触动,合为一个种子,记于心中,这粒种子会在记忆深处。等待合适的时机而焕发生机。她同时也在吸收能量,这个能量来自持续的观察和累积。这个过程很类似人工降雨,只要有种子,就会聚集相应的水汽,水汽凝聚一定的数量,就形成雨滴降落。
另一个比喻是钥匙。比如宝库的钥匙,我们拥有这把钥匙就可以打开记忆的空间。而这个钥匙可能是一个感觉,可能是一种记忆,也可以是一个符号,都会引起唤醒的整片空间。合的过程就是在体验某个场景后有一个最深刻的记忆,融合为一粒种子,记于心底。而合实现的因素是意识的参与。
合这一部分有的时候会与梦相关联。比如在解梦的时候,就是一个逆向的处理过程。而事实上通过意识的这样的训练,可以更多的逼近性的体验类似过程,而且不仅仅在梦或者催眠的状态下,在平时都可以练习。
例子:麦田
当我看到麦田这个词的时候,春天的麦苗,风筝,还有奔跑的孩童、喜悦的大人,轻软的风就扑面而来,还有麦田边上的杨柳,飞过的燕子,春天的世界把我包裹。即使我身处闹市一处高楼,我的心却已进入那片世界,我在奔跑,在跳跃,松软的泥土清香,小路上零散的荠菜花和苦菜花儿,大片的麦浪。麦浪越来越高,长出穗来,空气中开始酝酿着收获的味道,唰唰的风拂过麦浪的声音,绿莹莹的麦粒饱满的可以剥开来吃,她如同妈妈的乳汁一样给我美食,麦田渐渐变成金黄,这片土地,开始荡漾着金黄,金色的阳光,金色的天地,堆成小山的麦垛,金黄的麦粒,散开压实的路面上,我穿越在其中,如农民一样生活着,体验这份经历。
反向而为合:
我在这片绿野的度过一个个初夏秋冬,看见她的衣裳由黄绿到青绿墨绿到金黄到白色这,如一幕幕卷帘的变色。穿过绿海时,肌肤被她轻轻抚触的;发梢间淡淡的清香,包裹着我;清鲜翠绿的浓汁,喂养我,我在风中奔跑,这一片天地,我慢慢,想起了她的名字,是麦田。那一粒芥子一样的绿色,进入我的心中,我记得这是片无垠的天地。
凝聚,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我们自己的体验和对外在环境的感知,经由自己的体会,融入了一个词,一个字,或者是句子中。当再次看到或者听到这个词的时候,那片环境和以及依然很生动,鲜活。甚至是看到一些小说、电影或其他媒体,也依然有真实如临其境的能力。我在想,很多作家、演员或者艺术创作的人,这部分就很擅长。
凝聚的练习:
1:旅行,经历一片山水,尝试着形成自己的一个词,描述那时的感知觉。
2:看一副山水画,尝试着生成一个词,代表某个时刻。
【相关注释】:词语,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代指的内容是不同的。它原本的定义,是它所指向的,所指。还有我们赋予的内容,是能指的部分。这个部分里面,蕴含我们自己的主观世界。这个词语,是我们自己特有的。同时,我们大量的体验、生活经历都会浓缩,进一些故事,一些词语中。带着这样的“一丝觉察”去生活感受自然的时候,会有很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