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系统讲稿有一篇文章讲从可能到不变讲的比较细致,我尝试举一个例子说明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假设一个情境:五岁的小黑和妈妈去超市,在超市里ta想要一个玩具车。
小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达成ta的目标呢?ta可以采取好多可能性去达成ta的目标。我想到的,小黑可以和妈妈讲条件,你不给我买我就不喜欢你了;耍疯不走,就待在原地;哭,大声的哭;夸妈妈表达需要,妈妈你真是一个好妈妈,这个玩具我家里没有,我特别喜欢,你给我买了吧。这里有四种小黑采取行动达成自己目标的方式。这里怎么达成,有妈妈大白采取的对待小黑的方式有关。如果,其他方式妈妈都没有满足孩子买玩具的目标,只有小黑哭的时候妈妈才给小黑买了玩具。在未来的日子里,小黑会继续尝试用哭这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ta在和妈妈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经验,哭可以让妈妈给我买玩具。双方在各自位置形成互动锁死的过程。孩子小黑在超市哭,妈妈大白给买玩具。这就是一个从可能到不变的过程。
孩子小黑和爸爸大辉一起去超市会这样吗?需要看爸爸怎么对待小黑在超市哭的行为。
爸爸大辉妈妈大白关注到的是小黑在超市哭这个结果,而在这个结果中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谁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这个结果,这些应对方式也是结果的一部分。
问题不完全是问题,加上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它们合在一起,是一个彼此相互影响的控制过程。结构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形容为当你以为别人踩着你的脚,您不知道自己也掐着对方的脖子。